“對了,上回說起的那個私收款項,為客戶增加上機時長的事,查得怎么樣了”
“已經抓起來了,公司直接損失超過三萬,贓款已經被揮霍一空,估計是找不回來了。”
“知道了,你去忙吧”
待辦公室再次陷入寂靜,只聽聞金尚的嘆息聲。
人心不足啊
前有臨時工互相勾結侵吞營業款,金尚已經讓技術部門開發了一套網吧管理工具,自動計算上機時長和所得款項,同時讓每個線上操作都有據可查,最大程度避免了基層員工監守自盜的可能。
因為網吧經營收入比較零散,哪怕是電子系統,也不可能時刻監督,所以采取的是以每個自然月為周期核查。
也就是說,即便有人忍不住伸手,到了月底就藏不住了。
按理說,應該不會有人再做傻事了吧
結果,沒多久,現實就給了金尚一個大嘴巴。
有個年輕的女前臺,短短半個月時間,偷偷給幾個大客戶續費,所得款全都截留,交給自己的男朋友去還債。
如果不是其人操作不熟練,在一次作案過程中,不慎漏輸了一個小數點,超出常規的數據直接觸發了底層警報,然后被發現了,真讓她折騰到月底,還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損失。
更讓金尚感到無語的是,那些因此而占了便宜的大客戶們,還以為那真的是網吧在做大額優惠活動,欣然將錢交給不法分子,然后美滋滋地享受上網樂趣去了。
待警察找上門去了解情況,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
最后的處理結果嘛,作案的女前臺和慫恿她的男朋友被抓捕歸案,錢肯定是一分不剩了,那些上當的大客戶,其實也是受害者,撇清關系后就沒什么問題了。
至于之前的消費以及還沒用完的上機時長,公司是可以要求他們退還不當得利的。
只不過,考慮到一些現實的原因,金尚還是出具了諒解書,已經生效的賬號余額可以繼續用,損失公司自擔了。
折騰一場,除了清除了害群之馬,什么好處都沒得到,只是及時止損了。
收拾好心情的金尚,將手邊的報紙翻了翻,基本上主流報刊,都登載了金尚的署名文章,部分還附了一些點評。
總的來說,都是比較贊同金尚觀點的。
主流傳媒業也是要臉的,明擺著將一個還沒怎么搞清楚狀況的“小孩”騙到鏡頭前,一大幫所謂的評論家伙同主持人變著法地羞辱,言語惡毒,措辭完全超出了公允點評的標準。
大家都不是傻子,只要看看那明顯帶著傾向的特寫鏡頭,就該明白,所謂的電視節目就是沖著呂遼去的。
輿論就是吵吵嚷嚷,罵罵咧咧,蹭熱度嘛,當然是誰火滅誰,越是嘩眾取寵,語不驚人死不休,拉踩的效果就越好。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確實成功了,但是金尚不想讓他們好過,不僅添了一把火,還灑上了一桶油。
輿論是一把雙刃劍,玩火自焚者比比皆是,自己玩得糙,就別怪人斷你后路了。
隨著紙媒發力,大大小小的廣播電臺也開始說起這個不大不小的爭議,有關金尚和呂遼的名字,也頻頻隨著電波穿梭在大街小巷中。
尤其是這年頭收聽廣播的大戶出租車司機群體,更是時常聽到這兩個名字。
呂遼這兩年在學生群體中,確實很有人氣,社會層面也有不少人知道有個學習成績不好,發表爆紅后退了學的高中生。
金尚則是京城土生土長的少年天才,高考狀元年年有,剛成年就碩士畢業的小年輕可不多見。
外地學渣和本土天才杠起來了
那還不趕緊打電話到廣播臺聲援幾句順便給我那馬上就要中考的小舅子點一首歌打打氣
什么,不是“北金”給“南呂”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