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自嘲了兩句,后解釋道,
“現在,我倒是覺得,寫詩填詞和搖滾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意在紙上,后者情在曲中。比如這首采桑子,刨去細枝末節后,全都落在一個愁字上,而最初的夢想這首歌,其實翻來覆去地在說不要認輸”
頓了頓之后,金尚略顯輕松地接上了先前的話題,
“不管是搖滾的精神或者搖滾的表現形式,都是很敷衍的說法;至于搖滾就是反叛這樣的解釋,以前我還是比較認同的,現在覺得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偏偏這種污名化的說法,很多人信”
“你以前也信”
“對現在倒是有點不同的看法”
“說說看”
金尚將懷中的吉他放下,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和手腕,才慢條斯理地解釋道
“搖滾不搖滾什么的,其實沒那么高級,和陜北信天游,客家山歌,昆曲小調等,以及古風樂府詩,詞牌,辭賦,并沒有本質不同。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文化與流行選擇了搖滾,深受年輕人喜愛罷了。當然了,搖滾包羅萬象,兼收并蓄,與時俱進的特質,越發契合崇尚自由的先鋒青年的喜好。這種,簡單形容為叛逆是不對的,準確地說,應該叫抗爭,是一種昂揚向上的勵志情緒”
對此了解有限的主持人吳蟬,實在是難以插話,只能時不時地提一點小問題。
“我聽說,搖滾青年內部,也吵得厲害”
“很正常,古典、爵士瞧不起重金屬,重金屬鄙視朋克與前衛,朋克與前衛瞧不起視覺系,視覺系誰都瞧不起,恨不得將其他都開除出搖滾籍,自己玩自己的。所以,你看”
金尚攤了攤手,
“討論這玩意其實沒什么意義,人民群眾只是想要聽自己喜歡的歌,壓根不在意什么搖滾、流行或者民謠,只是文化交融到這個地步,使得大家對更能刺激聽覺,挑起情緒的搖滾比較感興趣而已”
“確實,現在的年輕了,更加喜歡直接了當地宣泄”
“我甚至覺得,所謂搖滾,很可能并不存在,只是一大群有相似情緒表達需求的音樂青年,聚集在搖滾這桿大旗下,抱團取暖,興風作浪而已”
說得太投入,太主觀,金尚也覺得不太好,于是這個話題到此就不再深入了。
“所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以前手腳會了,腦子沒跟上,用搖滾青年的話來說,就是缺了精神屬性。現在,稍微有點明白,如何用彈唱來表達情感了”
“我有點奇怪,你明明是創作者,以前都這么含糊的么”
吳蟬好奇地問道,
“比如,你在愁什么,又是遭遇了難處,才會有不要認輸這樣的想法,還做出了采桑子和最初的夢想呢”
金尚笑著回答道
“潛意識可能有頗多感悟,所以表現在作品中了,但是,表層意識可能并沒有如此敏銳。人吶,表里不一,十之八九,騙別人,也騙自己。搖滾這種音樂形式,為什么生命力如此頑強,大概也是創作者和演唱者能夠通過它來展示自己的情緒吧。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不想花時間去體會太過含蓄的思想了,只想和契合的情緒共鳴”
“真情流露”
“對”
一念至此,金尚倒是有了許多明悟,不管是音樂還是互聯網,有些東西的本質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