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夕文化的業務線越來越多,部門調整是必然的事,如果在公司內部沒有存在感,到時候就不能占據好位置。
能力不能服眾,金尚就算想要給她“加擔子”都要慎重考慮,以免處事不公而寒了人心。
收拾好情緒后,金尚翻了翻辦公桌上一大堆待處理的文件,不由得微微嘆了一口氣。
月初第一件事,就是審核財務信息,明了收支明細,然后發工資。
將會計叫過來,問了點事后,金尚很干脆地簽字了。
“對了,七月和八月,給員工發一百三十塊錢高溫補貼,缺勤不超過三天的臨時工也給”
“呃”
會計大姐有些奇怪地問道,
“這老天爺刮風下雨,冷熱寒暑也要發錢以前都沒聽過而且,一個月一百三,是不是太多了”
“這年頭,夏天越來越熱了,專家也說,全球變暖是大勢所趨,不可輕忽,說不定過幾年,高考就因為太熱而提前到六月了”
“這么多年都過來了,有可能嗎”
“未來的事,誰說得準”
金尚堅持己見道,
“大熱天的,保持專注工作不容易,大家都很辛苦,發點小錢樂呵樂呵,干活也有勁。臨時工大部分是外勤地推派送,風吹日曬,不容易。”
頓了頓之后,金尚繼續補充道
“另外,準備一批防暑降溫的救急藥物,以備不時之需,有個頭疼腦熱,中暑脫水的跡象,不要勉強堅持,該休息休息。”
將事情交辦清楚后,金尚將繁忙的工作放到一邊,暫時翻看著今早的報紙。
自家的京西都市報,從本月開始,開辟了以文化生活和學習教育為主的副刊,連知音雜談也加大了關于高考話題的比重。
報刊雜志,要是不追逐熱點,就沒有關注度,時刻跟蹤當下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必須的。
自己宣傳自己,肯定是往好了說,而且事無巨細,能說的都說了。
效果暫時不得而知,發行時間不長的京西都市報并不算權威大報,只在本地有點影響力,還無法撼動主流輿論。
將自家報紙上的相關文章翻了個遍,大部分關于老板的,都是員工們寫的,個別還是金尚親自操刀。
從銷量上來看,過去一周上漲了將近百分之十五,這個比例和消耗的人力物力相比,并不算突出,但也還湊合。
由此可知,本地報刊差不多快要飽和了,京西都市報的讀者群體,已經穩定下來,爆發式增長時期已經過去了。
與之相比,知音雜談的發展明顯快多了,已經快成為和網吧營收并駕齊驅的現金流來源了。
或許,京西都市報可以嘗試深耕一下培訓教育,這也是本地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知音雜談則繼續往女性文化生活方面發展。
具體如何做,金尚打算和李萱回去之后,好好商量一下,有沒有搞頭。
比如,舉辦本地中小學生作文競賽,英語演講詩朗誦等,再開辦一批培訓班等等,前世很多大大小小的傳媒單位,都涉足這些領域,而且辦得紅紅火火,大賺特賺。
暫且將這些思緒放下,金尚繼續翻看著其它報紙的內容,除了國內外重要時政新聞,高考相關的內容,占了很大一部分。
關于昨晚的東方夜話周末特別版的報道,也不少。
除了個別類似“看不起學習差的窮學生”,“自命不凡,妄議教育根本,否定基礎研究必要性”,“狡稱文科生、藝術生沒前途”等斷章取義,博人眼球的謬論之外,對金尚本人,大抵還是以褒揚為主。
與呂遼相關的報道,就少了很多。
眼下,金尚就津津有味地看著一篇標題為“時代青年最強音改變世界是我的夢想”,副標題截取了金尚節目中說的內容,“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具體內容嘛,不愧是主流報刊,說話就是好聽,想要吹捧一個人,當真是能夸出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