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
本來就是個不爭不搶,只要給點面子就相安無事的咸魚甲方爸爸,自然不會輕易鬧翻,不是太為難的事情,基本都會配合。
都是為了討生活,京西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都是熟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打個招呼,吃頓飯,事情就辦成了。
“這其中,有經營不善,要出售的嗎”
“這年頭,只要能招到生源,就穩賺不賠。”
閻小紅攤了攤手。
尤其是京西這塊土地,論繁華程度,可能遠比不上中心城區,但是,體量規模確實上去了,北方的電子通訊一條街,正在搞電腦城,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東南面是京畿最大的鐵路樞紐,南來北往的旅客抵達京城,絕大部分從此地過,更南面還有建設中的超大型國際機場,設計的旅客和貨物吞吐量全國范圍內首屈一指。
還有遍布全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小商品集散地,供應了京城大部分居民所需。
這里,就是“菜籃子工程”的中心,以及生活必需品供應基地。
理所當然,京西也充斥著大量的“京漂”,在京城的外地打工人的第一站,或者失意者的最后自留地。
如果京西都混不下去,那就只能卷鋪蓋回老家了。
這里就是京城的窗口與門戶,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搞幼托幼教,辦學培訓,賺不賺錢
不止金尚看到了其中的前景,業內人士更是體會頗深。
說到此處,有些事其實已經差不多明了了。
聽了半天的趙榮珍說道
“小金總,既然有這樣的條件,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冒險自己跨界了,先利用現有資源,將咱們打造成教育培訓與傳媒資訊領域的權威再說,以這幾所教育機構為中心,輻射周邊,動員學生們參與”
自己招生多辛苦啊,有現成的孩子,省了許多功夫,穩妥一點,不要跨界太遠。
“那就先干起來吧”
預備輻射北方地區的知音雜談,目標客戶是時代女性,而京西都市報未來針對的群體是學生和孩子。
這是今夕文化麾下兩大紙媒的根基,這也是今夕文化的主管部門京城婦聯樂意看到的。
主業不偏離宗旨,上級的監管壓力也會小很多。
戰略方向就這樣定了下來,正當金尚以為傳媒業務已經談得差不多了,王燕倒是有點為難之處想要妥善處置。
“現在,隨著知音雜談的知名度提升,收到的稿件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很多驚悚故事,名人軼事,風雨人生等,紀實越來越多,其中一部分改改,就有發表的價值。但是,雜志篇幅有限,很多只能束之高閣”
“這些來稿,都是付了錢的”
“對”
報刊主編趙榮珍也附和著說道
“咱們京西都市報也有類似的問題,尤其是雜文,看都看不過來。版面有限,也不可能一直擴充副刊。既然不能在新聞采編領域發展,周邊就要做起來。總之,不能沒有亮點”
以前,這些質量其實還可以,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法發表在京西都市報和知音雜談上的雜文,最后都上傳在綜合門戶網站的教育文化專區,免費供人瀏覽。
現如今的網民,還不怎么習慣在網上看太長的文章,所以,瀏覽點擊很有限。
花了錢買文,以各種方式吃灰蒙塵,實在是太虧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