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那個能力,自然也就奢望不起,現在稍微有點條件了,刻入骨子里的對教育,對讀書的向往就體現出來了。
“全國其實都差不多吧,我老家鄂北小村鎮,臨近高考,好多人圍觀,考上大學,還要擺酒宴客,熱鬧得很。”
可惜的是,這股熱鬧持續不了多久了。
等高考結束,還會有一段時間的熱度,各個大學要忙著招生,高中發布成績單,比拼教學質量,吸引來年的優等生報考。
緊接著,就是熱度稍遜的中考,再蹭個十來天熱度,到八月初,差不多就消停了。
對今夕文化來說,重點工作就會偏向即時通訊軟件今夕的宣傳和演唱會的籌備。
投入大,賺錢也多,最重要的是,宣傳效果突出。
回到家中,李萱將新買的東西放好后,去了盥洗室,金尚則習慣性地打開電視機,看看有什么感興趣的節目。
靠在沙發上,漫不經心地切換頻道的金尚,陡然間在晚間新聞上,看到了“聯合授信六十五億,銀團支持北海物產集團開發環渤海商業地產”的消息。
北海物產的母公司,就是控制了北太平洋海上運輸很大份額的北海航運集團,在船舶制造、港口碼頭、遠洋物流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家大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就是梅逢春的二伯,梅杏紅的二哥,金尚血緣上的舅父。
辛苦打拼了半輩子,才有了這一番基業,近幾年,也確實有開拓商業地產,物流倉儲,金融保險等領域的嘗試,但是,如此大手筆的投入,還是第一次。
當然了,環渤海商業地產開發,六十五億肯定不夠,投石問路的作用卻起到了,彰顯實力,引領市場風向,綽綽有余。
已經不滿足于當個“北海船王”,要“靠岸登陸”了啊
早些年的創業,確實風險極大,一旦成功,收獲也不小。
梅家老二秉持著“天大地大不如膽子大”的作風,不顧眾人勸阻,毅然出海打拼。能力也好,運氣也罷,總之生意越做越大,現如今,已經是京畿地區排得上號的大富豪了。
當然了,不管是港口航運,還是造船建筑,本質上都是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成本高,風險大,利潤微薄,還不是很穩定。
做生意就是這樣,一旦碰到上限的天花板,不好突破,就會尋求橫向拓展。
作為傳統航運業的地頭蛇,從事陸上物流以及不動產開發,有著天然的優勢,人和錢都不缺,只要找準時機,切入商業地產開發領域,運營能力過關,就不存在賠錢的風險,賺多賺少的問題。
越有錢,賺錢就越容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余古人誠不欺我啊
正想著的時候,傳來了李萱的聲音,新買的衣服試穿后,背后拉鏈解不開,讓金尚去幫忙看看。
關掉電視機,金尚嘴里哼著小曲,美滋滋地向著盥洗室走去。
第二天上午,金尚將試印的幾十本三國演義領回來,讓鄭良知帶人送給一些人看看。
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才能知道。
金尚本人則叫上駱洋和梅逢春,還有錄音棚的張騫張老板一起去赴宴。
不到一周的時間,南大彪帶著戴義琴跑了五六個大城市,趕了十幾場公開宣傳活動,今天早上才回到京城。
雖然辛苦,但是收獲也很大。
上次因故推遲的慶功宴,這次終于沒再出幺蛾子。
包了個酒樓,大宴賓客的南家兄弟這次可是出盡了風頭。
外面熱熱鬧鬧,金尚和梅逢春等幾個熟人則找了個僻靜的角落,一起聚一聚說會話。
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金尚還以為梅逢春會有些不自在,沒想到,她的表現還挺得體的。
附近都是打過交道的人,也沒顯得拘謹。
“我只是不喜歡這種觥籌交錯的場景,又不是真的反感到敬而遠之。”
梅逢春給自己倒了杯果汁,喝了幾口潤潤嗓子,
“二伯也經常有這種應酬,我去過幾次,沒啥意思”
“咱們都是捧場的工具人,今天的主角是南大彪和戴義琴”
金尚十分有自知之明地說道,
“好吃好喝,混個臉熟就完事了。”
臺前的風光,都歸于戴義琴,幕后制作人很少有大紅大紫的,除了圈內人,基本沒多少人認識。
梅逢春奇怪地看了金尚一眼
“我還以為你會嗜酒如命,怎么也點了橙汁”
“我可不像你,已經放假了,想干啥干啥。現在可是上班時間,待會還要回去辦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