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人捧場的演唱會,強化表現力而弱化旋律是必然的事。
這么多年以來,去旋律化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古典嚴肅音樂的沒落,流行音樂的崛起,搖滾只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著旋律音樂不重要,以后也火不起來,它只是在我們不經常關注的領域,繼續煥發著勃勃生機,比如影視劇、電子游戲的背景音樂,宣傳廣告,主題曲等領域,
這些,都不需要金尚這個業余從業者多說,在場的都是內行,音樂理論更能說得頭頭是道。
“這件事,我考慮考慮,后天錄音過后,咱們再詳談。”
賺錢的事,金尚一點都不含糊。
今夕文化第一次策劃大型演唱會,一旦搞砸了,損失的不僅僅是名聲,還有實實在在的金錢。
“不過”
挑釁地看了梅逢春一眼,金尚十分“客觀”地說道,
“如果你下定決心試水女子搖滾,自然最好,不過,我也要提醒你,為什么搖滾青年們大多以樂隊的形式展現,而且基本都是創作歌手”
梅逢春撇了撇嘴,很爽快地答道
“這還用問因為搖滾音樂表達的就是自己,只知道唱別人的搖滾的樂隊和歌手,都不入流。”
金尚十分認同地點點頭,繼續解釋道
“你明白就好人與人之間的共情,其實挺難的,尤其是兩名創作歌手之間,經歷不同,道德水平和認知有差異,對同一件事物的感悟也是不一樣的。暫且不提搖滾,對最初的夢想這首歌,戴義琴當初也想過讓搖滾元素更加濃郁一點,我沒有同意。有些東西,恰到好處就行,過猶不及。搖滾,其實是一個人表達欲的升華,刻意追求,沒有必要。”
以前,金尚也只是模模糊糊地感到這一點,但是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出來,自從上過電視節目,在全國觀眾面前表演了一次吉他彈唱后,猶如脫胎換骨一般,開始意識到了,自己以前到底缺的是什么東西。
說白了,還是不自信。
抄的畢竟是抄的,那不是自己的,而是別人的作品。
“人與人之間的悲歡離合并不相通,不要指望別人對你感同身受音樂是是一種超越了語言和信仰,立于世俗生活之上的文化共識,也是人與人之間心靈與感情溝通的橋梁。只有原創者才能真切地把握到每一段旋律和節奏中想要表達的東西,進而演繹出來,讓聽眾接受。”
“所以,搖滾歌手,其實相當考驗天賦與才華”
金尚說的幾段話中,無不透露出了對梅逢春的看好,以及難以言喻的擔心,后者也很清晰地聽進去了,
“樂理知識和演唱技巧,只是基本門檻,真正想要登堂入室,需要我本人真正認同、熱愛、創造并展現給大家看”
“對我手里確實有一些質量上乘的成品半成品搖滾佳作,但是”
金尚咧嘴一笑,露出兩排大白牙,
“我的最初的夢想和戴義琴的最初的夢想,風格都有很大的區別,明明是同一首歌,不同的人演唱,帶給人感覺大相徑庭。我希望,你也能有自己的堅持,而不是我給你什么,你就唱什么。”
“還真是創作者才能有的余裕啊”
有點認同,但又不是完全認同的梅逢春回應到,
“業界很多歌手,搶佳作都快打破頭了,哪有挑挑揀揀的資格創作歌手,只要能被大眾接受認可,那就是引領一個時代的天花板級大明星。看來,你的存貨,比我想象中的要多不少”
“總之,自己的音樂之路,自己把握,回頭我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我才是個即將邁入大三的學生,你以職業音樂人的標準衡量,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我承認你在歌曲情緒表達和流行元素的敏感度上確實很優秀,但是,太小看專業知識積累的巨大作用,是不是太傲慢了”
“我又不是職業從業人員,只要制作出滿足要求的歌曲就行了,專業的事,有別人幫我”
說著的金尚指了指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停止了寒暄,一直在看兩人熱鬧的駱洋和張騫。
“天才只要干好創意和表達的頂層設計,如何實現與填充,讓別人給人打下手”
駱洋和張騫對視一眼,附和道
“包括我和張老板在內的大多數音樂人,其實都是在干匠人的活,真正的藝術,可能真的需要小金總這等不拘泥于俗套的人來玩。創意與創新,確實得有激情與活力的年輕人來干,等年紀大了,精力不濟,認知有局限,也就跟不上時尚潮流的發展了。當然了,干一干不需要太強創作水平的技術活,還是拿捏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