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明白了金尚的決心,梅逢春也放棄了直接勸說的想法,歪著腦袋琢磨了一會,后好奇地問道
“你也知道,當個純粹的創作人,想要混出太大的名氣是不可能的,至少得是個獨立唱作人。幕后人員,真正能出圈的有幾個保持若即若離地超然姿態固然最好,一點曝光度也沒有,恐怕也不是你想的吧”
既想撈好處,又不想招惹麻煩,哪有那樣的好事
娛樂圈又不是金尚的自留地,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知道”
現在確實沒辦法,互聯網不成熟,自媒體連個影子都沒有,供個人展示的社交平臺還等著金尚去搭建。
只有國內通信基建達到一定程度,網民數量起來了,門戶網站和即時通訊工具有足夠多的用戶,可以孵化出早期的社交自媒體平臺,才是金尚這種天然自帶流量的“意見領袖”大顯身手的時候。
現在,還是老一套的玩法,如果金尚不主動融入進去,還真沒法蹭到太多熱度。
“一個樂隊,一個組合,除了主唱,又能分到多少熱度即便我掛著名,恐怕和幕后的無名團隊,也差不了多少。歌迷記住的只有樂隊名字和主唱名字,什么鼓手、貝斯、鍵盤,鬼才知道你是誰。即便我要玩音樂,也是組一個以我為主唱的獨立樂隊組合,不會受到商業合同和經紀公司的束縛。這樣對我,剛剛好”
不至于像戴義琴這種大明星一樣,在聚光燈下,里里外外都被看個通透,也不至于是圈內的小透明,可以維持足夠的熱度和地位。
“小金”
似乎有所感悟的張騫張老板,忍不住出言勸道,
“你難道就不喜歡眾目睽睽之下,光芒萬丈的模樣”
“喜歡”
略一思索,金尚還是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誰又能真正不在意被無數人奉為偶像而追捧的滿足感呢總有一些人云亦云的外行,說咱們這個民族沒有信仰,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咱們的信仰,就在悠悠史書里。名垂青史,就是咱們刻入基因,深入靈魂的最高追求。蓋壓當代,舉世無雙,青史留名的希望自然也會大很多”
腳下這片土地上,繁衍了數千年的民族,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將古代歷史以文字的形式記錄并傳承下來的。
每當興衰更替,改朝換代,新的統治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史,為前朝得失功過點評蓋棺定論,為本朝得國之正溯源流厘清脈絡。
如果沒有這一步,秉政的正當性,就無從談起。
對個人來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乃人生所能企及之極致,至于史書如何評價,留待后人說。
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這有賴于見仁見智、眾口難調的外界評價;孔夫子的門徒和搞老莊的“相愛相殺”了兩千多年,也沒真正分出勝負。
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在古代,想要“立功”,就必須躋身壟斷性和風險性極強的官場,這些往往非一介書生的能力所及。這個時代就好多了,科學家、教育學家、慈善家、企業家等等,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經世濟國的壯舉。金尚的親爺爺黃修旻就曾經以此為畢生追求,結果雖然沒成,到底也算是在踐行理想。
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這一點就比較好理解了,就是創立學說,成為名言,永為后人傳誦。
簡單地說,可以概括為做人,做事,做學問,成為世人稱頌的佼佼者,名留青史,為后人銘記,成為歷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正因為如此,在電視節目中,呂遼說自己的終極目標是“名垂青史”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感到意外。
有能耐的人,連這點想法都沒有,那就太胸無大志了。
而名垂青史的第一步是什么
當然是名噪一時
在當代都出不了名,還想史書留民,供后人銘記
所以,前世國內外的諸多不同,就可以理解了。
國外的企業家和大明星變著法地提升自己的名氣和影響力,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獲得更大的影響力,極少會有名垂青史的意圖。
國內很多做到了極致的大企業家會口口聲聲要辦學,立碑題字,拍電影,砸再多錢都在所不惜;大紅大紫的明星宣傳自己并不存在的高學歷,裝作學霸,做慈善,甚至將自己打造成國民偶像,人民藝術家的人設;還有那么多著書立說,發表自傳的各色人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