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要那些特效團隊嗎如果能在電影中用上,不僅能節省成本,還可以加強管控能力”
“管控”
金尚有些疑惑,不解地問著,南大彪也沒有隱瞞,直接答道
“上到導演,下到龍套,以及圍著劇組服務的燈光,攝像,美術,編劇,統籌等等,都是專業程度很高的職業,影片質量的好壞,很多時候,與這些人工作認不認真直接相關。所以,小彪這個制片的任務,基本就是將各個大爺哄好,順順利利地拍完。”
“專業,所以封閉,不夠透明”
聞言的金尚若有所悟,
“特效技術其實是跨界而來的外行,可以將很多大導演,美術師,燈光和攝像等人才能實現的鏡頭,在電腦上生成。他們的重要性降低,話語權自然就會被片方搶走”
這是導演中心制、編劇中心制和制片中心制的較勁。
金尚從產業的發展來判斷電腦特效的價值,著眼于投入和產出,南大彪看到的,卻是技術的進步,打破了一個個小圈子的藩籬,進而爭奪話語權,最大限度地避免被那些所謂的“專業人士”糊弄的可能性。
這一行的資源往頭部集中的趨勢太明顯了,以后還會越來越嚴重。
大導演,大明星,大制作,大范圍宣傳,往往就意味著南大彪這等揮舞著鈔票的資方,也要看極個別有觀眾緣和票房號召力的導演、明星的眼色行事,輕易得罪不起。
前世的業界資本碰到這種情況,是怎么應對的
大數據和流量明星炒作起來,各種套路化的大片,聲光效果突出,抓人眼球的絢麗特效,徹底弱化編劇導演以及各路影帝影后的作用,減少掣肘。
屁股決定腦袋。
站在南大彪的立場,確實得考慮,以后如何加強自己和公司在業界的話語權。
要是和極個別大導演鬧翻,或者旗下明星跳槽,常棣文化就垮了,那還玩個鬼啊
“大彪叔,這種事,我只能一些參考。”
斟酌了一下后,金尚再次勸道,
“這么說吧,肚子餓了,想要吃煎餅果子,也用不著自己動手制作,去街上路邊攤買就是了。本質上,常棣文化的影視制作,走的是內容生產和資源整合的路,并以此為根基,開拓藝人經紀業務。前者是咱們的招牌,一部部精彩的電影上映,就是往上刷了一層又一層閃耀的金字漆;后者,才是真正賺錢的業務。”
現在,拍電影不賺錢,捧角才是最重要的,麾下藝人紅了,那就是搖錢樹,能帶來巨大的收益。
“而且,美影廠的技術,說實在的,挺一般。您要是感興趣,不妨去大洋對岸去考察一下外國同行是怎么玩的。”
國內的影視圈,連藝術還是商業誰高誰低都沒爭清楚,老外已經準備走工業化之路,批量生產大片,沖擊全世界了。
振興國產電影,和老外同臺競技
別傻了
這是金尚和南大彪該考慮的問題
先站穩腳跟,再來考慮其它。
兩人說了好一會,南大彪總算打消了接手美影廠特效團隊的主意。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這是未來的方向之一,但是現在,不到時候。先讓同行去探路排雷,順便培養一下影迷的觀影習慣”
“對別和大勢對著干。現在國內電影市場太小了,撐不起太多有想法的電影。還是先用小成本電影試探一下如今觀眾的喜好再說,文藝片沖獎,喜劇片博票房和口碑。”
“嗯就這么辦”
不久之后,和鄭良知溝通過的何園將美影廠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叫了過來,做第一步接洽。
今天何廠長帶著金尚和南大彪參觀過的業務線,都不用問,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有出售意愿的。
不僅包括少兒動畫劇等經營尚好的部門,也有持續虧損的地方影院和零售租賃等重資產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