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內斂的傳統文化,使得國人比較傾向于悶聲發大財。大富大貴后,招搖顯擺,往往會被認為是招惹禍端的行為。
此類說法,也不是通行天下的真理。就像“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與“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兩種說法同時存在,且各有各的擁躉一樣。
文娛圈子講究的就是商業互吹,彼此拉踩,爭名奪利。
涉及到實實在在的金錢,還是要矜持一點,不要太遭人恨,但是出風頭的時候,就不能謙讓了。
小聲聊了一會演唱會籌備的細節,見到影片開始放映,金尚和南大彪停了下來,認真觀看著寄托著南家兄弟野心的開山之作。
影片開幕,閃過貼片廣告和主創人員名單后,伴隨著主題曲,閃過了“大時代”三個大字。
最開始,確定的電影名,并不是這個,而是叫黃金年代,寓意是那個思潮泛濫,風起云涌的年代,從傳統社會快速過渡到現代化國家的浪潮。
金尚覺得自家親祖父波瀾壯闊的一生,倒也當得起這個名頭,他就是數十年的歷史的縮影。
只是,電影截取了一個時間段的小故事,說“黃金年代”就有些過了。
南家兄弟建議使用江卿世家,雖然比先前的“黃金年代”要合適一點,到底有些偏了。
如果是講深宅大院的恩怨情仇,或者家族傳承,歷史淵源之類的,倒也合適。
可這部電影本質是帶有詼諧喜劇風格的時代片,所謂“世家”、“豪門”之類的名頭,并不一定恰當。
再說了,所謂的“江卿世家”,經過唐末五代的軍閥混戰的削弱,早沒有豪門大閥的氣魄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威風早已不再,“五姓七望”也再沒有左右王朝更迭,歷史興衰的能耐。
所謂“江卿世家”,在五代末、宋朝早期,還在川蜀,湖廣等南方地帶扎根頗深,嫡庶不婚,甚至只與同等級家世聯姻的風氣依然在,可隨著天下一統,這些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世家余孽”,再沒有圈地自守的基礎了。
宋初為了壓制驕兵悍將以及地方上的巨室卷土重來,還不止一次下過禁令,不準再以“江卿世家”的名頭自居。
現如今,除了極少數文獻中還有這個詞,一些研究歷史的學者,都不一定知道它的來龍去脈。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就不要當做“噱頭”來炒作了,沒用的。
最后,選了“大時代”這個相對平庸的名字,也是無可奈何。
影片的主要內容,雖然不是金融炒股,血親復仇,也多少沾一點邊。
故事背景,是以金尚的祖父為原型的雙主角之一,立志振興民族工業,開廠置業,最后在一系列黑色幽默般的巧合下,不僅生意失敗,企業破產倒閉,人也變得瘋瘋癲癲,下場凄涼的故事。
相比起含著金鑰匙出身的紈绔子弟,作為對手戲的“真主角”的形象,雖然塑造得很正派,但是內涵豐滿程度,反而有所不足。
太標準,太完美的草根英雄,確實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愿望,但是不夠真實,反而是對手主角身上的傲慢,急躁,蠻橫,激進,立志高遠卻眼高手低的作風,將一個被時代所擊倒的富家子弟,刻畫得淋淋盡職。
影片的結局,晚年凄涼,落魄的中年男子,在不離不棄的家仆和侍女的照顧下,過著平淡且讓人心酸的生活。最后一個鏡頭,是一群小孩子打扮成職場精英,裝模作樣地配合著開會,待主家心滿意足,仆役發了點糖果糕點后,一哄而散的模樣,讓金尚想起了前世電視版天龍八部,侍女們請附近的無知孩童扮家家酒,讓瘋了的慕容復過皇帝癮的大結局場面。
與之相對的,窮小子逆襲后,功成名就,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橋段,反而沒有這個鏡頭讓人感慨頗多。
本質上,金尚的祖父不是一個壞人,只是被歷史的車輪碾壓而過的蕓蕓眾生之中的一員,出生富貴之家的他,也是存著為國為民做點實事的大好青年,只不過,世界變化太快,跟不上時代的他多次踩坑,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能遭遇那么多打擊,臨老才承受不住打擊,精神失常,金尚也不得不感慨,其意志還是很堅定的,換個承受不住的,破產個一兩次就輕生的也不少。
將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以一個小故事影射那個時代的電影,播放完畢后,前排的南大龍回過頭來問到
“如何”
“總體質量不錯,演員選得好,導演尺度把握不錯,背景音樂也還湊合,就是主題曲有點平庸。”
“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吟詩作對,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這還是優中選優的結果,其它的,更差”
“就這樣吧,盡快召開看片會,然后上映。”
“確定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