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休假出去旅游了,原本計劃中的工作,也順勢推遲。
正好,比較重要,比較急的事,也差不多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等消息,然后做決策并推進了。
下班前最后一件工作,就是去報刊編輯部看了看已經推廣了一段時間的作文大賽和外語詩朗誦演講比賽的進度。
聽王主編談了下目前遇到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疑難后,金尚也是稍微有些放心了。
在允許部下用自己的名頭打廣告后,確實有不少慕名而來的老師和家長推薦孩子參加,設想中最壞的情況并沒有發生,一旦真的無人問津,恐怕會成為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滑鐵盧。
除了租賃老金家的公共用地開辦的學校,還有附近慕名而來參賽的孩子。
第一輪海選過去,刷掉了實在是找不到亮點的,兩百六十多個孩子,留下了九十余人。
放在金尚手邊的,分為三個年齡段,高年齡段,中年齡段和低年齡段,每個組別有交叉。
比如初中二年級,可以參加中年齡段,也可以參加高年齡段,但是無法參加低年齡段;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可以參加低年齡段和中年齡段,無法參加高年齡段。
這樣安排,也是為了鼓勵特別優秀的孩子參與競爭,也避免大齡孩子為了出風頭而降維打擊。
每個組別,金尚都翻了翻,看了一小部分。
水平嘛,參差不齊,有的看著就不像孩子寫的,有極重的家長或者老師“輔導”的痕跡,有點明顯是稚童的作品,其中還有錯別字。
知道大概是個什么狀況后,金尚也大致明白該如何操作了。
“真正優秀的,要不吝贊揚,落選的,也不要讓他們空手而歸。獎項的層次要拉開,哪些含金量十足,哪些就是安慰獎,要做到心里有數。順便,開幾期副刊,重點介紹一下,獲獎文章刊載點評,讓大家看一看。”
雖然京西都市報只是一份地方小報,到底也是有幾分關注的,本地居民很喜歡這種深入市井之中,關心百姓實事,貼近生活的紙媒。
將細節一一討論過后,金尚也放下心來。
趙榮珍是個資深媒體人,以往雖然少有獨當一面的機會,自從被今夕文化挖過來后,角色的轉變,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好在她和團隊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對了,小金總,有點事”
臨下班之前,趙主編有些猶豫地問道,
“除了常規的連載副刊之外,我想在報紙上開一檔本地生活副刊,類似美食探店,旅游景點,文化生活之類的,想要和線上業務共享一下資源”
“可以,找個時間去和李主管商量一下,具體的分工和人手安排,核算清楚后,如有增員需要,向魏總監發文申請。”
“那我們可以打廣告嗎公司對廣告和食品的審核極為嚴格”
“這不一樣我們對具體品類的食物和藥品等卡得很死,是因為公司承擔風險能力差,一旦碰到事故,難以脫身。美食探店類的廣告先前之所以不接,是因為沒有精力審核其資質。名聲在外的老店,大品牌,安全邊際很高的,可以做。就算真的出了衛生安全事故,是店鋪方和監管方的責任,我們只是收錢打廣告的。對了,具體的合作條款,去問一問法務顧問齊招云,有備無患”
法律法規,不僅是保護自己的盾牌,也是合情合理的武器,以前是沒有條件使用,現在有了真正有經驗的專家,自然得武裝起來。
混互聯網和傳媒領域的,如果顯得太過軟弱,周圍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遲早會撲上來撕咬分而食之。
夜幕初降,當一行人抵達老金家經營了好多年的火鍋城元氣樓的時候,里面熱鬧的場面,讓大家都愣了一下。
“怎么,火鍋城還接婚宴”
李萱捅了捅金尚的胳膊,捂嘴偷笑,
“業務范圍還真廣。”
眼前這一家,是金時開的第一家店,算是元氣樓的招牌,規模最大,生意最好。
很長一段時間,元氣樓生意很不好,名氣一般,以川湘鄂菜系為主的火鍋,并不是很契合本地口味,難以打開局面也是必然的,于是金時找到一家瀕臨倒閉的同行,將大廚師傅打包挖了過來,試著調整了幾次口味,才漸漸站穩腳跟。
經營日久,元氣樓已經有大小不一的五家門店了,除了一家正在裝修翻新升級,其它都在正常營業。
總體定位,在本地一大堆飲食店家里,算是中等偏上的存在。
不便宜,但是普通人家節慶日,遇喜事,也能消費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