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場熱鬧的張鵟,十分興奮地對金尚問道,
“每天生意都這么好嗎”
“以前差點,價格比較高,哪怕是京城,也沒那么多人經常吃。現在嘛,用優惠打折的方式,將實際價格打下來后,開始走量打品牌,比以前好不好。但是,也沒天天這么熱鬧的程度”
總體而言,肯定是比以前賺得多,元氣樓的利潤小幅上漲,且比較穩定,線下生活板塊的銷量和人氣上升,更加讓金尚看重。
“品牌”
“對賣商品,賣品牌,賣概念,拼的是技術含量,認可度與宣傳推廣,元氣樓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算上它的前身,也有將近半個世紀,但是”
金尚笑著搖搖頭。
和京城一大票百年老字號,甚至兩三百年的古董級品牌比起來,壓根就不夠看。
這也是前世和今生歷史分叉后,最大的不同點之一。
四百多年的菜刀廚具作坊,六百多年的傳統藥鋪,八百多年的豆腐坊,每天早上路過,順手買兩份骨湯混沌的小吃攤,說不定就是百年老店,其歷史都足以拍一部紀錄片或者改編成一部電視劇了。
能夠在強手如云的京城美食圈站穩腳跟,已經很不容易了。
包廂很大,各種家電一應俱全,空調打開后,暑熱漸漸散去,小孩子們急著去打開電視,看著黃金時段的少兒節目。
如今的有線電視正在普及中,幾個重點城市基本連通了,遠一點的地方只能用天線看無線臺,頻道有限。
幾十個頻道換一遍,都要好幾分鐘。
梅杏紅和金蘭蕓拉著張鵟和李萱說著話,張云鸞聽著姐姐和長輩們閑聊,時不時瞅幾眼電視節目,張云鷲則被風趣的節目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菜還沒上來,金尚和金時陪著張云鷹閑聊。
這個稍微有點沉悶的青年,打開了話匣子后,還是挺能說的,外表雖然略顯木訥,心思還是不少的。
提及家里的生意,張云鷹也是滿臉遲疑。
“辛苦什么的,我倒是不在意,怕就怕沒有前途,白忙活一場。”
“大勢挺好國家層面的決策,咱們揣度不了,但是基本脈絡還是明白的。人口增加是大勢所趨,隨著經濟發展,需求端更加旺盛,消費升級也是必然”
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各地發展不均勻是必然的事。東強西弱,南盛北衰,整體局面很難改變,但在局部還是有參差的。
北方大平原推行機械化大農場的條件,就遠比南方要強,能源,電力、化工和礦產資源等,明顯占據上風。
隨著全球化變暖趨勢深入,北方天寒地凍的狀況緩解,農牧場的優勢還會進一步加大,這無疑是國內經濟發展的定海神針。
吃飽穿暖,才好考慮下一步的事。
張云鷹慢條斯理地抿著茶說道
“大局觀,咱家也是有的,可是,看周圍同行倒閉的倒閉,轉行的轉行,心里沒底啊不說種植大豆和甜菜的,轉型種土豆和油菜的都賺了,最近,轉基因玉米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行情也還好,就連種高粱,生產工業乙醇都比我們種大米和小麥的日子好過,父親也想過是不是不要再堅守傳統了,母親有點不同意,所以只是在深加工上下了點功夫,拓展業務范圍,沒有大的經營轉向”
這個問題,金時也了解過一些,但是,不知道該怎么說。
這么大的一家農牧場,稍微調整一下結構,可能都會對經營產生巨大的影響,雖然是親戚,有些話也不好深談。
倒是金尚年輕,可以和張云鷹多說幾句,琢磨了一會,才鄭重地回應道
“暫且不提這些,我就舉幾個例子,云鷹表哥姑且聽一聽。遠的愛爾蘭大饑荒,餓死幾百萬人的事暫且不提了,近代大麥克香蕉被鐮刀菌枯萎病摧殘到全球滅絕的事件,你應該也聽過。國內也不是沒有所謂的專家建議國民膳食化改良,以產量更高的玉米和土豆作為主糧推廣。但是,一直沒有成行過,為什么”
“糧食安全”
金尚點點頭。
“主糧的多樣性,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意料之外的滅絕風險,你能想象,咱們這么大的國家,全部種土豆,突然來一場晚疫病菌爆發,會是什么后果”
那不敢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