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知道,是因為接觸少,只有互聯網時代來臨,才將那些齷蹉事展露在人們眼前。
打扮得人模狗樣,包裝得富麗堂皇,也掩蓋不了其中的腐臭味。
過去如此,現在依舊,將來也不可能有什么改觀。
“原本說好的,那么多人一起去熱鬧熱鬧,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
因為梅杏紅要靜養安胎,不好四處亂跑,金時也只得待在家里陪護。
“人少也有人少的好處。”
說著的金尚向抱著睡著了的小孩子的戴義琴小聲問道,
“不戴口罩不要緊嗎現在人不多,也有不少人看見啊”
“已經鬧出過不小的動靜了,簽名合影什么的,見我帶著孩子,大家也沒怎么打擾。”
“哦”
一看就是私人出游,不是商務活動,大家都是有眼色的。
而且,這年頭,能夠坐得起飛機的,都是有點身份地位的,不至于為了追個星而失了體統。
“嫂子呢”
“帶著老大去買吃的了。”
候機一個小時,也挺無趣的,尤其是孩子,不買點吃的,堵住他們的嘴,會吵死人。
幾人正說著話,一名三十出頭的婦人,牽著一名舔著冰淇淋的小孩子走了過來。
“這就是我跟你說的小金總”
戴義琴為初次見到的金尚和李萱介紹著家人。
“叫我小金就好了。”
“你好,孫靚這是我兒子戴永鵬,小女兒叫戴永欣。”
聊了一會,金尚也明白了,這一家的情況。
孫靚是藝術學院出生,當過舞蹈和話劇演員,現在京城本地一家劇團工作,雖說是吃公家飯,其實也不見得有多穩定。
基礎工資不高,演出較少,獎金和補貼自然也低。
這年頭,愿意沉下心來,走進劇院看舞臺劇話劇的,太少了。
戴義琴糊到半退圈的這些年,也沒什么收入,基本靠吃老本過日子,孫靚那點工資,壓根不足以支撐一個四口之家在京城的生活,更別提兩人還有老人要贍養。
按照金尚和南大彪的安排,不出意外的話,戴義琴這幾個月,直接間接的收入,已經快接近兩百萬了,待演唱會過后,再發單曲和專輯,到年底,估計能有四五百萬的純收入。
這么多錢,比戴義琴過去出道十多年賺的還多,著實讓這個雖然不算拮據,但看不到什么希望和前途的小家庭,命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青年才子金尚的名頭,可是越來越響了,就連小鵬在班上都聽說過,說要見一見金尚哥哥,今天終于如愿了,怎么還害羞了咧”
有小孩子在場,話題難免會偏向此類。
戴永鵬原本打算今年秋天開始上小學,只是,稍微小了點,而且不夠成熟,問了下學校的老師,做了點測試后,還是決定上一年幼小銜接班,明年再上小學。
“我的名氣不會比戴大哥還要大吧”
戴義琴笑著解釋道
“幼兒園,幼小銜接班和小學低年級,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有限,太難太拗口,歌詞難懂的,不太適合,老師也不會教,小金的歌就很適合。”
“是那一首送別”
“對”
“原來如此”
金尚了然。
不管是最初的夢想還是口是心非,對孩子和幼師來說,都不太“友好”,明月幾時有和男兒當自強稍微好一點,但也有限。
像送別這種旋律簡單,嚷嚷上口,傳唱度高的民謠,適用范圍太廣了,發售的時間不長,在京城已經很有知名度了。
就連戴永鵬這樣的孩子,多聽幾遍,都能跟著哼幾句,這就很難得了。
這段時間,金尚忙里忙外,實在沒閑工夫關心隨心發售的一張單曲,沒想到,居然效果還不錯。
“每次去學校接孩子,廣播里都在放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孩子們天天聽,現在,小金在小孩子里的名氣,確實比老戴名氣要大”
當然,這個名氣是屬于“元休”這個藝名的,知道其是金尚的也有一些,但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