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太當一回事,似乎有點小題大做,可要是真的完全不在意,就會陷入很被動的境地。
“新能源,生物燃油”
“我也是剛知道結果!目前已經定了下來,航空汽油(煤油)中,要強制加入百分之二的生物燃油。我這邊的實驗室,已經調制出了可以和傳統柴油、煤油自由混合的生物燃油,甚至完全采用生物燃油加注都可以……”
航空燃油的價格比普通內燃機用油高出一倍都不止,考慮到回收地溝油和廚余垃圾提煉生物柴油的成本,以及規模和產量限制,只能往高附加值的路上走。
于是,不可或缺的航空燃油就進入了視線。
“百分之二……這么少折騰了一大圈,成果一般啊!”
“能順利落實就不錯了!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出現了先例,以后就好辦了。”
“日拱一卒”
金尚含蓄地一笑:
“最遲明年三月,將會在部分領域率先試用混合了生物燃油的航空煤油……”
“三月那就只有小半年了。”
“試用規模不會太大,推廣和加碼的速度也不會太快,我估計會以兩三年增加百分之二的程度,緩慢提升生物燃油的占比……”
“似乎……力度不是特別大。”
金尚撇了撇嘴,不屑地說道:
“歐洲那邊提出的方案,更加扯淡,預計在二十五年后,才會強制執行航空燃油添加百分之二的規定。”
“那……豈不是嘴炮說了等于沒說,二十多年后,誰知道全球局勢是什么情況”
說到這,金時似乎有點明白,為什么金尚最近的一些“大生意”為什么這么順了。
天時地利人和,至少占了兩樣,有好些個項目,很可能已經進入了高層視野。
別的不說,俱輪泊那種地方,雖說偏僻了一點,可好山好水一點不缺,一般人想要過去做大投資,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有“地頭蛇”幫忙引薦都夠嗆。
說白了,時代的風口呼啦啦吹過來,以前有棗沒棗打三竿的生意,現在似乎有點“趕鴨子上架”,悶頭往前沖的架勢了。
風電和光伏、數據中心、新能源制氫,醇油燃料,“綠醇”固碳排等,都是十分有說服力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配套工程,比歐美那些個光動嘴,沒行動的表面貨色靠譜多了。
這就是金尚的很多看似不太容易落地的項目,都很順利地推進下去的緣故。
除了黃正廓保駕護航之外,還有更多的目光盯著,關注的視線多了,很多“小動作”就無所遁形,自然沒有人使絆子。
“總之,先行一步,百分之二嘛,不多,不至于引發原來利益方的反彈,而且推廣范圍,也可以自由控制。反正咱們有了,多少暫且不論,別人講得再好聽,飄在云端也沒有說服力。”
“這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