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部分地區,如雪域高原,極端干旱沙漠機場和部分被認可的外部因素影響的航線可以例外。
這個力度,比金尚設想中的大多了。
“這個我倒是理解以前文件那種含糊其辭的緣由……”
洪仁全為金尚解惑道,
“我想大家都沒有想到,咱們國內也有年產量達幾十萬噸的生物柴油制造廠,按照現在的柴油價格,超過五個億的產值了……”
“七億出頭。”
“這不就是想想咱們京城去年的gdp才多少,全國gdp才多少,如果全賣給西歐,超過十個億的外匯,太值得了。”
付出的是什么
屢禁不止的地溝油,怎么回收利用都要虧的食品加工廠二手黃油棕櫚油,污染嚴重不知道怎么處理的廢舊輪胎和醫療固廢、廢舊衣物等,利用消納不掉就要浪費的風電和光伏能源,配合催化劑,就能調制成生物柴油(循環再生油)。
雖說生物柴油的制造成本比標準石油要高,但這個代價肯定不是今夕文化來承擔,最后肯定要落到實際用油方!
這涉及到宏觀層面的資源調配和利益分配。
所謂的低碳環保和溫室效應的話題,都是為這個服務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話題一點就透,碳排放和發展權的爭奪,是套上一層“綠色”外衣,殺人不見血的能源戰爭,外行可以看熱鬧,內行一定不能看不懂門道。
在這個領域,金尚和今夕文化旗下的一大批公司,只是其中一個新崛起的力量,還不足以影響大局,但已經足夠發出自己的聲音,讓更多的人好好傾聽了。
聊了會國際能源問題,又談起了即將掛牌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籌備,話題還是回到眼下正在做的多款新能源車的測試和試用問題。
“目前情況來看,柴油代用燃料不超過百分之三十,不影響使用,也不用太大的改裝。甲醇和天然氣……控制在百分之十五比較合適。這一點,可以根據用油成本動態調節,問題不大,在成品油調配和運輸、加注環節做好管理就夠了,過后的保養成本很低……”
“百分之十五啊,目前看來,不無小補。”
如果按照先前商定的小步快跑,穩健前行的策略,以降低能耗,節約成本為主,肯定是夠用了,但是……
“其他的呢我聽說雙燃料發動機的代用率都超過百分之九十了。”
“確實如此。但是……”洪仁全又帶來了一個十分不好的消息,
“如果柴油只作為引燃劑,以燒天然氣為主,那么……尾氣溫度就會相當高,大量能量就浪費了,只有加裝了尾氣回收循環再利用系統才能提高能效。”
“也就是說,以天然氣為主的雙燃料柴油機,最好用在船舶、重型卡車和超大型農用機上”
柴油機的特點就是皮實,能夠維持長時間大功率的運轉,柴油(重油、燃料油或者渣油)點燃引火,實際起到了火塞的作用,其性能高低,還是要看代用燃料是什么。
比如洪仁全提到的天然氣,燃燒后溫度極高,如果尾氣就這么白白排放掉,就太可惜了,但是中小型車又不可能加裝復雜的回收處理再利用系統。
從提高能效的角度出發,天然氣并不是合適的機動車燃料,如果不是它足夠便宜,并不會成為主流內燃機代用燃料。
“甲醇呢”
“那就是另一個極端的問題了,甲醇氣化(霧化)會吸收大量的熱能,會使得氣缸內的溫度降低,這樣一來,固然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與排放,可又帶來了燃燒不充分,尾氣碳化氫和甲醛超標,容易積碳的弊端……”
這肯定會增加尾氣處理系統的壓力,增加額外的維護成本。
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其實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內燃機燃料,經過幾百年突出重圍的汽油和柴油,已經是最優秀的了,當下的工業體系的發展,基本就是建立在其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