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重油)機的優勢,就是扭矩大,皮實耐造,性能穩定,壽命長,維護成本低,十分適合重載、長續航和工況穩定的使用場景中,走走停停的私家車并不是完全契合,長途貨運、商用物流實在是太完美了。
別看就是寥寥幾句話的介紹,過程中的難關都需要一一攻克,諸如不同的油品的互溶,催化劑,溶劑,改性劑,石油助劑以及配套發動機的開發與改裝等,都不簡單。
不是金尚偏要死磕柴油(重油)機,而是不得不如此,脫胎于北船機電的能源動力公司,強項就是柴油機和雙燃料發動機,在強手如云的船用主機市場,靠著成熟的技術和優秀的產品,在中小型內河與沿海船舶市場,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將技術和成果移植到陸用發動機上,車載柴油機和雙燃料發動機熱效率輕松突破了百分之四十大關,尤其是輕混貨車柴油機和甲醇柴油雙燃料發動機,熱效率都突破了百分之四十五,承受得起“優秀”的評價。
至于汽油機嘛,熱效率在百分之三十三到百分之三十五徘徊,“鬼火”摩托上調教很久,才勉強突破百分之二十五,天然氣專用發動機更是勉強突破了百分之三十就止步不前了。靠改裝現有汽油機升級換代,和當下主流汽油機的熱效率差了很多。
也就電熱塞壓燃甲醇發動機在混動模式的加持下,熱效率能夠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九,摸到了百分之四十這條“雜牌”和“名牌”發動機廠商的分界線。
而這,還是金尚這個大老板親自“測試”了將近兩年,提供了大量數據,供研究員參考才有的結果。
柴油機實力強,汽油機實力弱,就是現實,逼得金尚不得不在這個國內市場不受重視的“盲區”先謀求站穩腳跟再說。
主流汽車市場嘛,只得暫時讓被同行嗤笑的落后技術,增程汽車和動力不足的混動汽車刷一刷存在感了。
未來的內燃機市場,金尚知道方向,汽油機和柴油機互相借鑒其優勢,諸如均質燃燒、轉子發動機、混動專用水平對置發動機、稀薄燃燒、分層燃燒、多次點火和預燃點火等。
就憑今夕文化提前研發出了高壓共軌和電噴等技術,金尚就覺得有必要點一點柴油機的科技樹,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窗口期,避開廝殺慘烈的主要燃油和汽車賽道,在商用車,重型車和大型轎車上立足,逐步拓展雙燃料柴油機、甲醇發動機和天然氣發動機的版圖,最后借助增程器和混動發動機的“彎道”,超車實現民用汽油機和私家車市場的逆襲。
而視作扭轉勝負的關鍵“殺手锏”,金尚已經做了決定,那就是走多燃料、靈活燃料、高效率小排量內燃機,醇、油、氫和電混合路線,貨運物流則加碼天然氣動力,船用動力市場還要加一個液氨,雙燃料市場也不能放棄。
主打一個靈活多樣,選擇面廣,不受制于人。
比如多燃料增程車在高速上沒油了,充電不方便,廉價的甲醇又太遠,臨時加一加汽油也是可以的。
反之亦然,電池沒電,汽油眼看不夠用了,前面服務區就有便宜的天然氣和甲醇加注站,那還不趕緊加滿
多燃料控制系統和靈活燃料發動機,北船機電是有基礎的,雙燃料發動機研發投用了這么多年,比其它從零開始的同行強太多了。
『新能源是立足之本,動力燃油多樣化,降低石化能源的依賴,是戰略方向,依托光伏和風電、生物質能源、二次回收利用以及低碳環保的策略,構建自身的商業邏輯,取得政策上的支持,最終立于不敗之地,這才是真正能夠在傳統能源市場搶下一塊大蛋糕的關鍵,比如……』
一月二十日,大寒,星期三,金尚將一份鎳氫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專利互換并索要巨額補償的磋商協議書扔進垃圾桶,又放下手中看了又看的三元鋰電池技術說明書和專利證書原件,不由得感慨萬分。
在金尚確認了走鋰電池這條路后,旗下的研究團隊開始在這條路上瘋狂撒歡,漸漸有了厚積薄發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