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九章,曾經說過,李添威曾經被熊瞎子舔掉了半邊臉。
當黑瞎子出現時,老二死在他手上,也就不意外了。
【少姑奶奶的白瓷壺】
關偉和宮保南去白家外宅,著重強調了,關偉看了一眼白瓷壺。
后面胡小妍找到六叔,也是在白瓷壺里下毒,這一點白雨晴死時,也有明示了。
【小雪嘴饞】
一直在強調這一點,只有這樣,她在全家爭吵的時候,偷喝銀耳羹才合理。
【隋唐演義】
這算明示江城海弟兄反目了。
【老五臨死想說話】
這里明確承認,沈國良臨死前后悔了,想說出趙靈春的身世,但小道刀太快。
所以說,下手太快,未必一定是好事。
另外,老四金孝義臨死以前,確實看見是老五開的黑槍。
【煙花慶典】
終章時,胡小妍眾人看煙花。
煙花雖美,但她卻嗅到了硝煙的味道。
算是再次強調小妍的大局觀吧。
…………
再說得失。
為什么說這一卷比較失敗呢?
先不說這一卷篇幅適不適合網文,但我可以肯定,它不適合連載。
因為這是一個首尾呼應相隔甚遠的篇幅。
比方說,第一章就出現的中村一郎,在第一百一十章才體現其作用;第五章就出現的劉玉清,在第一百零四章才再度登場。
這就會讓一些缺少耐心的讀者覺得,你這人物沒用,跟劇情完全沒關系。
其次,這一卷雖然不能說是視點人物的寫作方法,但三大家在前期確實戲份很重。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當發生了一個情節以后,我必須交代三大家對同一件事的不同反應,因為人物并沒有開上帝視角,而又統統都很重要。
因此就會出現,一個事用不同角度闡釋。
劇情節奏由此會顯得拖沓,非常不適合追讀,得一口氣看完,才能感覺到其中的趣味。
在此不得不說,各位追讀老爺,辛苦了!
另一方面,我不敢說自己群像寫得有多好,但這一卷確實有很多角色,有成為主角的潛力。
蘇文棋這一條線,從支持會黨,到最后保全家族;趙靈春這條線,復仇;陳萬堂反水;包括胡小妍的成長過程……
很多角色都有清晰的脈絡,導致主角小道在前期確實比較邊緣化了。
這在網文來說,應該算是大忌了吧?
另一方面,在這一卷,我也感覺到了文字的局限性。
我確實是在有意營造影視劇的畫面感,但這里有個難題。
比方說,拿《隋唐演義》作為暗示,如果是在影視畫面中,放在一個角落,那就是暗示;可如果一旦落實到文字,寫出來,就成明示了。
還有老四死的時候,我腦子里的畫面是,老四的手最后落下,看似不經意,最后卻落在了老五所在的方向,但文字不能這么寫,一寫就是明示。
還有一點就是大綱。
寫作過程中,調整大綱,是挺正常的事兒。
一板一眼地寫,沒有靈性,死板,勸降趙國硯就是例子。
反例是白雨晴,其實大綱里根本就沒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