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革新·隱患
江連橫把話說完。他為江家所構想的宏偉藍圖,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實現,甚至到底是否能夠實現,每個人的反應都各不相同。
張正東看起來面無波瀾,甚至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
東風偏于將自己視作純粹的執行者,從不多問,從不多想,讓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僅此而已。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他壓根還沒反應過來。
王正南略微有些不安,江家要想成為秩序,免不了要跟其他勢力磕磕碰碰。
南風去過營口,知道在別人的地面上搶食到底有多兇險。
李正西則恰好跟南風相反,不諱言地說,他甚至有點享受跟外人逞兇斗狠的過程。
西風性烈,生死看淡,就好爭一口氣。
趙正北雖然不在,但哥幾個大約也能猜到這小子會怎么說——“道哥,關外太小,咱得當全國的總瓢把子!”
除去四風口,其余人等,看上去似乎有些遲疑。
趙國硯是掛子行出身,從小就知道“言必稱三”、“山外青山樓外樓”的道理。
他覺得這話有點大了,但卻并未因此而生出任何膽怯,就像當年追隨陳萬堂一樣,既然拜了大哥,只要大哥不死,便是赴湯蹈火,絕無二心。
韓心遠和鐘遇山咂了咂嘴,打心眼兒里并不認為這事能成。
他們早年都是周家的部下,因此很清楚,即便是周云甫那樣的狠人,混了大半輩子,也只能說在奉省無出其右。
當然,周云甫和江連橫的情況不盡相同。
周老爺子是孤身一人、白手起家,無中生有,自然要耗費許多波折。
江連橫卻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恰逢革命風起,渾水摸魚,撿了不少便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實則是周家勢力的延續。
正因如此,許多外地線上的合字,即便聽說過江連橫,也只把他視作“海老鸮”的兒子,并不十分認可他的能耐。
韓心遠和鐘遇山很清楚,江連橫恩寡情淡、心狠手黑,但僅有這些,似乎還不夠。
劉雁聲聞言,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一個幫派的影響力可以有多大。
畢竟,就連朝廷的覆滅,背后都少不了洪門、哥老會等江湖會黨的支持。
但他同時也知道,現在的江家,根本不具備這份實力。
不過,在劉雁聲看來,這跟江連橫有多大能耐無關,問題出在江家目前的架構。
盡管他對關外江湖了解不深,但“四梁八柱”總不至于沒聽過。
江家目前沒有明確的架構,雖說江連橫是當仁不讓的大柜,但其他人等,并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系,沒有清晰的分工,沒有足夠的招募手段。
眾弟兄的地位太過模糊。
沒有上下級,就意味著江連橫必須事事過問,而一旦道哥缺席,眾人必將陷于混亂。
沒有明確的分工,便難以明確追責,手下無法專心一事。
沒有足夠的招募手段,江家便難以形成更大的勢力。
劉雁聲深知,幫會和流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此,江家若想更進一步,就不能僅僅依靠人情和利益維系,必須制定規矩。
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規矩一旦創立,江家內部必定會出現動蕩。
人有親疏遠近,誰也不能免俗。
地位高了低了,職權大了小了,眾弟兄有些怨言,肯定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