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幾人當下便明白了江連橫的用意。
于德海微微歪過腦袋,猶疑了片刻,卻問:“江老板這話太寬泛了,什么樣的消息都算么?”
江連橫點點頭,刻意強調道:“尤其是那幫收買消息的小鬼子。”
“買洋鬼子的消息也算?”
“都算。”
聞言,于德海便應下一聲,怔怔地走到桌案前,剛提起筆,卻又猛然間想起了什么,轉過頭吞吞吐吐不敢明說,便只好戳在原地裝傻充愣,嘿嘿憨笑了兩聲。
江連橫看得明白,還不等那小子張嘴,就立馬給他塞了一顆定心丸。
“放心,我不白拿你的消息,我花錢買,你開個價吧。”
“嗐,其實我不是那個意思。”于德海扭扭捏捏地伸出一個巴掌,“那……五塊錢咋樣兒?”
江連橫笑了笑,說:“我給你七塊,慢慢寫,回頭買點好吃好喝的,別虧待了自己。”
于德海心頭一喜,連忙挑起大拇哥奉承道:“江老板大氣,要不咋說您是做大買賣的人呢!”
“先別急著捧我,我還是那句話:別拿我當傻子。”
聞聽此言,于德海下意識地揉了揉右半拉臉,剛剛才消痛的腮幫子,仿佛立時又火燒火燎起來。
“不能不能。江老板放心,誰借我倆膽兒,我也不敢再擱您面前裝癟犢子了,但是……有個情況我得提前說明一下。”
“你說。”
于德海唯恐自己沒能考慮周全,便慌忙補充道:“那些買消息的人,我也不是全都認識,有的就見過一面兒,光知道在哪,也不知道叫啥名;還有幾個碰過面兒,但沒做成生意,讓別人搶先了。”
江連橫眉頭一緊,低聲問:“聽你這意思,干這行的人還不少?”
于德海擺了擺手,卻說:“以前我也沒聽過,就從今年開始,洋鬼子越來越多,什么都打聽,有人問、有人說,慢慢的就成生意了。”
“說那么多,你不就是個二鬼子么!”李正西突然冷嘲兩句。
“哥,你……你這話有點埋汰人了。我、我怎么能算是二鬼子呢?我又不給他們賣命辦事。毛子的消息,我賣;鬼子的消息,我也賣。而且,也不是什么家國大事,生意而已,都是生意,伱這話言重了。”
于德海似乎并未深刻認識到,這行當到底意味著什么。
當然,這也有可能不過是他用來自我說服、自我安慰的借口而已。
江連橫對此卻是心知肚明——萬事萬物皆可以稱之為情報。
細作刺探敵情,從來都不僅僅局限于軍政要聞,山川地理、風俗物產、商界動向、輿論風潮……甚至就連水旱天災、豬肉漲價這類消息,都會被人在暗地里標紅批注,并以此推論時局。
只不過有些消息需要花錢,有些消息全憑白給。
刺探的方式,往往也沒那么玄乎,十之八九都是投其所好,多半是在“財色”二字上下功夫。
于德海在“大胡子幫”的借款公司當雇員,他能賣出去的消息,大概也是跟商界動向有關。
江連橫把桌上的兩張紙推過去,重新提議道:“我給你加價到十塊,你把你知道的其他‘行內人’也寫出來,寫得越多,我給的越多。”
“要是光知道他們在哪,不知道他們叫啥,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