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有幾把防身的就行了,要想搶碼頭,還是得拼刀子。”王老九堅定地搖了搖頭。
他過去曾在十里洋場當過碼頭工人,對這里的江湖門道自然諳熟于心。
滬上的格局雖說是兩界三管,給幫派之間的斗法提供了可乘之機,但凡事總歸要有一個限度。
幾百號人手持刀槍棍棒,在碼頭上打打殺殺,說到底也只是械斗而已,根本無傷大雅。
可倘若十幾號人拿著手槍,在弄堂里開槍互射,那便成了街頭槍戰,性質就已經變了。
到時候,華洋兩界,老城廂縣衙、法租界公董局、英美租界工部局,這三家就算平日里再怎么不對付,也很有可能聯合起來共同追剿。
為了避免雙輸的局面,搶占碼頭生意,向來慣于用刀子說話。
對此,江連橫倒是無所謂。
反正江家只管出錢,哪怕喋血街頭,死的也不是江家人。
“九哥覺得夠用就行,一百把斧頭而已,用不了幾個錢兒。”江連橫笑呵呵地說,“不過,你們既然清一水都用斧頭,那就干脆叫‘斧頭幫’好了。”
王老九皺起眉頭,默默念叨了幾遍,卻是搖了搖頭:“我覺得還是叫同鄉會,或者互助會、勞工會比較好,也符合我們的做派。”
江連橫搖搖頭說:“九哥,我是從關外來的,我們那邊,沒什么‘青紅幫’的勢力,但胡子卻是遍地都有,山頭報號,還是要越響亮越好,從嘴里一說,就能把人鎮住;讓人耳朵一聽,就能把名兒記住,這樣才好。”
不等王老九開口,他身邊那兩個皖省同鄉便齊聲附和起來。
“九哥,我覺得江兄弟說的挺有道理啊!”
“總叫同鄉會,聽起來不霸氣,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搞慈善的呢!”
劉雁聲和溫廷閣也緩步湊過來,一邊遙望著對面的董家渡碼頭,一邊勸說道:“九爺,你常在碼頭上打打殺殺,要是總頂著‘皖省同鄉會’的名頭,恐怕到最后,反而會害了皖省老鄉的口碑啊!”
眾人七嘴八舌,說了這么多,還是這句話打動了王老九。
“也對,也對。”他喃喃自語道,“我自個兒在道上混,不能把家里的老鄉都給綁上船,反正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名,那就……叫‘斧頭幫’吧!”
“好好好!”
眾人笑哈哈地齊聲應和。
江連橫則是款步走過來,沖王老九伸出手,鄭重其事地說:
“九哥,開山立柜,想要在十里洋場站穩腳跟,頭一仗必須得打得夠狠、夠漂亮,兄弟誠心幫忙,先預祝你揚名立萬了。”
王老九和江連橫握了握手,點頭笑道:
“既然這樣的話,兄弟不妨先去我們皖省會館歇歇腳,咱們一起商量商量對策,滅滅‘三大亨’的威風?”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