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未及殺到金源碼頭時,遠遠就見兩個放哨的青幫弟子有所覺察,當下便急忙忙跑回碼頭鋪面,召集看場弟兄應對夜襲。
很快,各個大小貨棧內,便陸續沖出幾個青幫弟子,個個手里抄著家伙,頃刻間化零為整,群聚了二三十號人相向而來。
只聽三兩個頭目厲聲罵道:“冊那娘,斧頭幫那群小癟三不長記性,還他娘的敢來搗亂!”
幾人一邊叫罵,一邊吩咐左右,派人手去老城廂和法捕房,準備故技重施,去請白道上的老柴出面解決。
未曾想,斧頭幫這次趕來,卻根本不是為了搶碼頭。
夜襲到此,只為報仇雪恨。
倘若短兵相接,必定一時半會兒僵持不下,最后難免重蹈覆轍。
李正西心急火燎,只想著速戰速決,以便盡快馳援趙國硯,于是當即喝令隨行胡匪,在雙方人馬行將碰頭之際,立刻掏出二十響大鏡面兒,橫槍掃射過去。
“噠噠噠”
“噠噠噠”
青幫弟子盡管有所防備,卻也難擋這般兇猛火力,正準備拔槍還擊時,前排弟兄竟已先一步死傷過半。
稍稍穩住心神,還未來得及重振旗鼓,斧頭幫會眾便早已沖殺過來。
青幫弟子大驚失色,頓時慌亂了陣腳。
有幾個未經世事淘洗的愣頭青,腦袋里裝著“仁義”二字,見身前有人立斃當場,縱使內心膽顫,卻抹不開面子先跑,總有種逞英雄、充好漢的勁頭兒。
哪曾想,這回身一看,卻見那幫真正的老油條、平日里的好大哥,此刻見勢不妙,竟早已腳底抹油,三十六計走位上,一溜煙兒,先他媽的跑了。
想跑?
談何容易!
斧頭幫會眾眨眼間殺至近前。
雙方迎頭照會,恰似干柴與烈火,立時血拼起來。
耳聽慘叫連連,眼見刀斧翻飛,十六鋪碼頭當場亂作一團。
陳立憲等人還是頭一次在槍支彈藥上占盡優勢,豈能有見好就收的道理,當下便趁著士氣正盛,帶領手下弟兄,左劈右砍,見人就殺,不留半分余地。
李正西則是帶領隨行胡匪搶占側翼,舉槍追剿四散逃竄的青幫弟子。
雖說雙方均有開火,可仿制手槍哪里比得過正牌德國噴子?
憑借五支二十響大鏡面兒的火力照應,更兼法捕房老柴被先行調走,樓靜遠等一干頭目早已提前解決,斧頭幫會眾堪稱所向披靡。亂戰之中,盡管也有零星傷亡,但僅僅五六分鐘光景,便已輕松蕩平十六鋪碼頭。
只不過,兩個幫派這次火并,即便槍聲不絕于耳,卻似乎并未在城區里激起多大動靜。
不僅沒有老柴聞訊趕來,甚至就連岸邊也沒有圍觀的看客。
夜深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卻是,今晚滬上已經夠亂了。
新舞臺綁架案、廣和樓刺殺案、法捕房和粵幫方才又在愛多亞路當街對峙,熱鬧到處都有的看,老柴也都忙得腳打后腦勺,深更夜半之際,自然沒多少人關心碼頭上的情況。
正因如此,陳立憲等人才敢放開手腳,痛下殺手,其囂張行徑也變得愈發肆無忌憚。
很快,青幫弟子或死或傷,只剩下七八個好手,且戰且退,終于被斧頭幫會眾漸漸逼入金源碼頭的鋪面。
好漢不吃眼前虧,幾人站在堂屋內,開始搬出江湖規矩,準備作勢談判。
“停停停,別打了!”
一個小頭目撂下配槍,高舉雙手,強裝鎮定道:“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這次是阿拉輸了,十六鋪歸儂斧頭幫,大家都是出來混的,各為其主,沒必要趕盡殺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