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西當場聲明:這件案子,要特事特辦,不能以常理推斷。
大家仔細一琢磨,倒也認可了他的想法,緊接著便問:“三爺,那他丟的到底是什么東西呀?”
…………
“老猿獻桃?”
觀古堂的于掌柜一見“江家太保”,小腿肚子都跟著轉筋,聽了問話,更是滿臉茫然無措。
趙國硯端坐在茶桌旁,理了理寶藍直裰,抿一口茶,點頭解釋道:“是一件玉雕,能有這么大,紫檀木的底座兒,你最近這兩天,有沒有見過?”
觀古堂是家文玩店,總號設在小西關,另有一處分號設在南城地界兒。
平日里收售古董手串兒,也兼帶著金銀玉器、古籍善本、老舊銅錢……
總而言之,凡是好看沒用的東西,于掌柜全都照收不誤。
但這些都不是他的老本行,于掌柜最頂尖兒的能耐,其實是做舊仿古,尤以書畫見長,年輕的時候,憑手藝掙了不少錢,現在歲數大了,幾乎退隱江湖,不再做舊蒙騙,轉而開起了文玩商店。
怎么叫“幾乎”退隱江湖呢?
嗐,狗改不了吃屎唄!
雖說不再干老本行了,但或許是干一行、愛一行的緣故,于掌柜是真心喜歡文玩,一旦碰見了好東西,甭管來路正不正,他都愿意出錢收購。
既然如此,觀古堂在老榮眼里,就漸漸成了一處銷贓窩點,能轉到他手里的貨,都是值錢的玩意兒。
趙國硯對此心知肚明,掛斷東風的電話,便立馬來到這里詢問情況。
于掌柜也是虧心事干多了,一碰見硬茬兒,心里就先慫了三分,連忙吩咐伙計端茶倒水,旋即坐下來陪笑。
“趙大爺,我最近的確收了件玉器,但那是月初的事兒了,而且也不是什么‘老猿獻桃’,而是一座玉面金佛,現在就擱后堂供著呢,您要想看,我這就帶您過去,反正肯定不是您說的‘老猿獻桃’,您可得明鑒吶!”
趙國硯點了點頭,語調相當客氣。
“于掌柜,您是老前輩,懂規矩、明事理。咱都認識這么多年了,要說您敢頂風作案,我其實也不大相信。”
“承讓,承讓。我這人平時就好琢磨,別的不敢說,最起碼的眼力見還是有的。”
“嗯,這我也能看得出來,不過……”趙國硯忽然低聲沉吟,“您畢竟是收‘尖貨’的行家,能來觀古堂出貨的佛爺,也絕不是那些小蟊賊,您跟他們混得熟,那玉雕是個大物件兒,能偷的人不多,敢偷的人也不多,所以我想來您這打聽打聽,您覺得這事兒
會是誰干的呢?”
“哎呀,要說以前,能榮這么大個物件兒的人,我腦子里第一個想到的,那就是關六爺,可是現在就有點難說了,畢竟省城里的人越來越多,我現在做生意,只看老主顧,至少也得有熟人介紹才行。”
趙國硯略感意外,緊接著又有些唏噓感慨。
六爺退隱江湖十幾年,眼下也就只有這些同輩中人,還能記著他的名號了。
“退出去的就算了,”趙國硯擺了擺手,“您再幫我好好想想,最近這段時間,哪個大賊手頭吃緊,著急開張做生意?”
“嘶,這個么……”
于掌柜尋思半晌兒,到底不愿得罪江家,于是便支支吾吾地開口道:“我聽說,只是聽說啊,城西的‘大旗桿子’最近好像過得挺緊巴!”
(本章完)
文學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