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沒整明白第八感是啥!”
一旁的大博士井星,這時候又站了出來說道:
“簡單的說,第六感就是意識,第七感是潛意識,第八感就是無意識……”
禮鐵祝聽得一臉懵逼搖了搖頭說道:
“整不明白,第六感,第七感我能理解一些了!
第六感就是心里想的,第六感是心!
第七感是腦袋里的自我感覺,大腦是第七感!
那第八感究竟是啥啊?
剩下那個叫〖鉛汞毒魔〗的咋攻擊我們第八感啊?”
井星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那個〖鉛汞毒魔〗咋攻擊咱們第八感我不知道!
但是它一定能感知到咱們的第八感!
什么是第八感呢?就是超越生死的那種群體感覺!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兼精神病醫生,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曾提出的《集體無意識》,其實就屬于第八感……
我們正常情況下是感覺不到的!
但是我講幾件你就能明白了……
比如善惡,西方和東方在遠古沒有交集的時期,互相沒有文化交流的時候,就不約而同的知道了善惡……
冶煉技術也是,比如地中海地區與東亞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同時進入青銅時代,這就是集體無意識……
再比如釀酒,中西方幾千年前沒有文化交流的時候,卻不約而同的幾乎同一時期發明了釀酒技術……
還有一個故事,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科學家在日本宮崎縣的幸島進行研究。
他們給島上的猴子投放紅薯,起初猴子用手拍落紅薯上的泥巴。
后來,一只一歲半的小猴子發現可以用溪水洗凈紅薯,其他猴子紛紛效仿,85%的猴子都學會了這招,而12歲以上的老猴子大多不愿學習。
再后來,小溪干枯,又有猴子發現用海水洗紅薯味道不錯,短時間內,幸島上85%的猴子又都學會了用海水洗紅薯。
當幸島上出現第100只“用水洗紅薯”的猴子時,200公里外大分縣高崎山的猴子,在沒有任何接觸的情況下,也莫名其妙地學會了這一技能。
你說那些200公里外的猴子,跟他們沒有任何接觸,是咋學會這招的?”
禮鐵祝聽完后,頭搖得向撥浪鼓一樣,一臉懵逼等待解答……
井星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這就是集體無意識下,通過第八感學會的!
這就是著名的〖百猴效應〗,詳細情況可以去網上搜!
你以為你所想所做的都是你自己想的?你自己做的?
nononono……”
說到這里,井星的食指豎起來擺了擺繼續說道:
“宇宙里也有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你的每一個想法,都是宇宙大數據里的區塊鏈……
當你想干一件事的時候,同時這地球上不同地點也有無數的人誕生著和你同樣的想法……
這個集體共同的想法,就叫第八感!
比如在我第一次接觸單機游戲的時候,我就想過開發網絡游戲……
而與此同時,和我一樣想法的人不計其數,所以才有了網絡游戲。
再比如,我第一次看到無人機的時候,我就想過要開無人機送外賣,沒過多久,果然有了無人機外賣……
再比如,我想到的未來的ar視覺旅游,ai機器人教師,智能飛行汽車,虛擬人腦,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