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看到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論,他看到的,是無數個光芒萬丈的“別人家的孩子”。
一塊數據板上,滾動播放著姜白龍在酒池肉林里,如何頓悟“創造”之法,最終靠一滴露水凈化心靈的英雄事跡,標題是《頂級帥哥的自我救贖,你學不會的》。
另一塊數據板,則詳細分析了商大灰,一個平平無奇的干飯人,是如何靠著一坨焦炭沙拉,領悟了“不忘初心”的真諦,標題是《底層逆襲!他用一頓飯,打敗了地獄!》。
甚至還有一塊數據板,上面寫著《聞家兄妹:藝術的終極力量,在絕望中點燃心火》,配圖是聞藝和聞媛在冰天雪地里,相擁取暖,用“美”對抗嚴寒的感人畫面。
這些數據板,就像一個永不停止的朋友圈,二十四小時無間斷地,向他推送著他所有同伴的高光時刻。
每一個故事,都在用最光彩奪目的方式,反復強調著一個事實:他們都成功了,他們都升華了,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道”。
而你,常青,你在這里干什么?
你在這里看別人的成功故事。
常青的性格本就冷靜中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嫉妒,這幾乎是他的心魔。此刻,這心魔被“智道”無限放大。
他感覺自己像個小丑。
他覺得自己被全世界拋棄了。
憑什么?
憑什么他們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而我只能在這里仰望他們的背影?憑什么禮鐵祝那個糙漢子能當主角,而我只能當個配角?
他的內心,被嫉妒的毒火瘋狂灼燒。他想學,想追趕,可每當他試圖從那些“成功學”里尋找方法時,數據板的最后總會彈出一行扎心的總結:“此成功案例具有不可復制性,僅供瞻仰。”
這比直接說“你不行”還要傷人。
它在告訴你:你看,別人都行,就你不行。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井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思維混亂。他引以為傲的邏輯和分析能力,在這里就像一個試圖給糞坑分類的潔癖。他越是試圖整理,就越是被卷入更深的矛盾和悖論之中。
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道可道,非常道……可這道也太‘非常’了,它非常不講道理啊!”
“存在即合理……可眼前這一切,除了能把人逼瘋,它合理在哪?”
“我思故我在……可如果我的思想本身就是一團漿糊,那‘我’又是什么?”
這位睿智的茶仙,第一次感覺自己的大腦,變成了一鍋沸騰的、散發著餿味的八寶粥。
就在他思維即將徹底崩潰的邊緣,他猛地想起了禮鐵祝他們破局的關鍵。
創造!
對,是創造!
既然這里所有的“知識”都是被污染的、有毒的。那我何不創造一個屬于我自己的、純凈的“知識體系”?
井星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像一個在垃圾場里開辟家園的拾荒者,開始了自己的“創造”。
他盤腿坐下,閉上眼睛,強行屏蔽掉外界那些嘈雜的、瘋狂刷屏的垃圾信息。他要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栽下一棵“知識樹”。
他開始從最基礎的、他唯一還能確信的公理開始。
“一加一等于二。”他在心中,種下了第一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