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半點也不擔心,一個藥罐子,足夠這些人查上三輩子。
果然,忙忙活活查了一下午,什么都沒有查到。
太后早就回了慈寧宮,聽到消息后,嘆了一口氣道:“這如懿沒了,帝后說不定就會和睦。”
“這帝后和睦,我這個不是親額娘的太后,哪里還有說話的位置。”
福珈附和道:“是啊,玫貴人再有幾個月就要生了,到時就好了。”
太后點了點頭,吩咐道:“給玫貴人的人手,把人給伺候好了。”
福珈應道:“是。”
因著如懿癡傻,皇后提出要把如懿放到清靜的延慶殿養病。
皇帝不同意:“那延慶殿太過偏僻荒涼。”
皇后勸道:“看嫻妃妹妹被人驚動后大哭,臣妾才提出這樣的建議,都是為了嫻妃妹妹好好靜養。”
皇帝想到嫻妃如半歲嬰童一樣大哭大鬧的樣子,有些猶豫道:“可是,延慶殿過于狹小了。”
皇后開口道:“嫻妃要靜養,身邊的人手就不能太多了,以免惹她不舒服。”
“臣妾看惢心就十分能干,再加上一個三寶,足夠照顧嫻妃了。”
皇后又說了許多,每句都說是為如懿好。
皇帝很快被說動,發旨讓嫻妃搬宮。
嫻妃身邊的宮人,除了惢心和三寶,全都發回內務府再分派差事。
皇帝離開后,嘉貴人從側殿進來。
皇后笑道:“本宮身邊有你相助,真是一大幸事。”
嘉貴人恭敬道:“臣妾不遠千里來到這里,只能依靠娘娘。”
“若臣妾能為娘娘分一份憂,是臣妾的福氣。”
兩人互相吹捧一番后,皇后說起了玫貴人和儀貴人的身孕。
最后,皇后說道:“儀貴人都遇喜了,你也該生一個了。”
在皇后的心里,誰生孩子都要防備,唯獨不用防備金玉妍。
金玉妍就算生十個八個兒子,那也是不能繼承大統的。
可金玉妍卻是完全不知道這事,一直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會是將來的皇帝。
三月初春之時,索綽倫桂鐸成了淮安知府。
皇帝看到索綽倫桂鐸獻上的半本治水之策,浣碧已經成了賢貴人,開口道:“皇上,臣妾阿瑪書寫的治水之策,后世都可延用,可謂是功在千秋。”
“臣妾知道皇上一向愛才,不如這治水之策的序言,就由皇上來御筆題寫可好?”
皇上很愛聽恭維的話,高興的說道:“桂鐸是有功之臣,朕要好好的封賞。”
“朕不僅要給這本治水之策序言,還要給你們抬旗。”
浣碧行禮謝道:“多謝皇上恩典。”
皇帝大手一揮,將索綽倫一家從鑲紅旗包衣提到了正白旗旗人。
浣碧很滿意,看往后誰還敢說阿箬出身低。
浣碧欣賞阿箬要爭氣的想法,既然占了阿箬的身子,浣碧自然要一步一步的爬上高位。
高曦月自從用了神仙玉女粉,還真的開始復寵了。
對于從前看不上的浣碧,高曦月也和顏悅色了幾分。
浣碧一直記得高曦月罰跪阿箬的事,笑著看高曦月日日用神仙玉女粉敷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