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張安平離開的背影,栗山英樹癱倒在了椅子上,良久后,他長長的嘆息一聲。
可當他的手又摸到信封的時候,愧疚、自責消失的無影無蹤,只剩下發了一筆的喜悅。
……
張安平經過兩次向栗山英樹買情報明白了一件事:
難怪抗戰期間,日奸的數量比較稀少,不是日本人不賣國,而是國民政府太窮了,養不起龐大的日奸隊伍啊!
兩次見面就拿走了一萬五千美金,這樣的日奸再來20個,他張安平就得破產了。
如果是其他人拿走了,張安平還能想辦法搞回來,但被栗山英樹弄走,他連奪回來的念頭都不能有。
為嘛?
因為等有朝一日栗山英樹暴露了,這筆錢必須要被日本人查出來!
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廣而告之的效果,才能讓日本人相信,特別組為了情報,那可是愿意花錢的!
口碑不就做起來了嗎?
哪像小氣吧啦的日本鬼子,給點錢套出情報后就想滅口——格局不過如此嘛!
當然,栗山英樹還不能當棄子,得讓他在關鍵時候暴露,比方說當日本人懷疑到姜思安的時候。
到時候引爆這顆雷,效果更好!
所以說,栗山英樹的結局,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注定的——真以為他張安平大發慈悲會放過一個鬼子?
他恨不得將敢踏足神州的每一個倭寇,全送回去見天照!
有了池田英介這條線索,張安平自然要繼續深挖下去。
他將要求告訴了上海站派過來的情報組組長:
“幫我查個人——池田英介,明面上的身份疑似是水產商人。”
“這個人我知道,他疑似日諜,目前正在監控中。”
“還是你們上海站優秀啊!”張安平不禁感慨,上海站的情報組組長聞言露出傲然之色,張安平緊接著道:
“果然是破船還有三千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對方直接臉黑,你這是夸獎呢還是損人呢?
“具體情報給我,我要找這個人聊聊天。”
“長官,上面嚴令最近不許對日諜動手。”
張安平聞言直接氣笑了。
鄭耀先你這個蠢貨,你居然給上海站下這個命令?!
罵過之后,他突然反應過來——老鄭這是在算計自己呢!
不許和日本情報人員再進行殘酷的刺殺。
這是談判小組撤回去前的要求,務必不讓日方找到發難的借口。
也就是俗稱的不打響第一槍——擱民國政府這邊,就成了不打響第億槍……
鄭耀先又沒有當處長的表舅,自然不敢抗令。
他也害怕上海站的成員眼饞隔壁的特別組,所以才下達了嚴令。
一句話,出頭鳥交給了張安平,只要張安平打響第一槍有了背鍋的對象,看他鄭耀先敢不敢動手!
畢竟,老鄭太清楚張安平的性子了,出了名報仇不隔夜。
釋放三十名日諜,張安平絕度不會眼巴巴讓其好過,更何況還有八名殺手呢!
可惜這一次他算錯了。
張安平這次茍的厲害,雖然對釋放的間諜下達了追殺命令,但行動指導是徐天,精于意外制造的徐天,自然不會讓日本人找到理由和借口……
“讓你拿你就拿,你們站長巴不得我發揮帶頭作用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