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委員會下設機要、總務、偵諜、軍事、技術、調查、交通、宣傳等八個組,上海區三股力量全都并入其中,徐百川出任偵諜組組長,鄭耀先為副組長。
但讓人意外的是張安平,他沒有出任偵諜組副組長,而是直接出任了軍事組組長。
主要負責籌建行動隊的工作。
陳默群則擔任了張安平的副手——去年兩人第一次相見,面對張安平,陳默群是折節下交,但一轉眼,他這個上海區原區長,變成張安平的副手,可謂是造化弄人。
陳默群感慨世事難測的時候,有個人更……憋屈。
他就是被戴處長從本部緊急調來的出任交通組組長的張貫夫。
他居然和兒子平級!
他居然和兒子平級!!
且兒子的軍事組組長職務,明顯比他這個交通組組長更有含金量。
這情況讓老張咋說?
也就是其他人不知道這兩人的父子關系,要不然老張這交通組組長,真的不好意思當啊!
得知自己和父親同級、同僚,張安平也是無語,可他忙于軍務,只在父親來滬當天匆匆見了一面,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基本沒有怎么相處過。
他是真的忙!
之前自己負責籌建五千人的武裝力量,只需要將千人的游擊大隊規模擴充即可。
但九月四日“蘇浙行動委員會”成立后,這武裝力量就改名為別動隊了,而預定的人數,也直接翻了倍,要求是萬人。
這工作量何止是翻倍那么簡單?
張安平一邊罵著地主家的騾子都不帶這么干活的,一邊勤勤懇懇的繼續干活。
在張安平的努力下,九月中旬,他基本完成了框架的搭建和軍火的籌備。
具體的框架是每個支隊下轄三個中隊,中隊下轄三個區隊,區隊下轄三個分隊,正好對應團、營、連、排這樣的編制。
骨干為游擊大隊的千人,成員則是以招募潰兵、幫會份子為主,但還有不少的工人、學生、店員以及教師——學生中相當一部分被張安平分流去了青浦班。
畢竟,讓一群大學生以士兵身份打游擊,不帶這么不尊重、浪費天之驕子的吧?
(歷史上青浦班、松浦班成立的緣由就是這樣,可惜簡單訓練后,他們就被投入了戰場,且表現也足以對得起他們的熱血!)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國共合作,招募的成員中,有不少明牌的共產黨黨員。
作為大特務,張安平自然要對這些人“包藏禍心”,將他們安排在了一個中隊中(這個是真事)。
在籌建別動隊這件事上,張安平是真的下了心血,主要是他不愿意讓歷史重演——歷史上的別動隊,組建沒多久,沒訓練就投入了戰場,可謂是損失慘重,他如果能早一日完成籌建工作,就能給別動隊多爭取一日的訓練時間。
在騾子·張的操盤下,9月20日,別動隊便完成了籌建工作——清一色的美式制式步槍,但重火力嚴重短缺。
隨后別動隊便投入到了緊張的訓練當中,而張安平也因為籌建中的優異表現,被任命為第五支隊副隊長兼一中隊隊長。
過度章節,淞滬會戰不會詳細描寫,畢竟本文是諜戰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