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狂喜,有這樣的總指揮,簡直是邀天之幸吶!
“我還有個情報——南站那邊,有一輛滿載軍火的列車,將于下午六點駛出,經西站后走京滬鐵路前往前線。”
張安平問:“今天,能不能突破日軍的防線將這輛列車解決?”
譚忠恕看了眼時間,盤算了起來,許久后道:“總指揮,我擔心咱們的人手不足。”
“人手不足?”張安平一愣,一千七百多人,你擔心人手不足?
譚忠恕解釋:
“想要解決這輛列車,就必須調走保護的裝甲列車。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佯攻西站才行。”
“但西站一線,日軍有一個大隊的守軍,想要達到讓敵人緊張的程度,起碼得三倍敵人的兵力。”
“日軍西站外圍有大量永固工事,短時間內是很難突破的,一旦被纏上,日軍集中兵力兩側迂回包抄的話,我們可能會被全殲。”
“所以進攻的時候必須掩護兩翼,即便無果,也能安然撤離。”
隨著譚忠恕的解釋,張安平倒是明白了。
他不是不懂軍事,但懂的就是小規模的戰斗,這種數千規模的戰斗他確實不懂。
聽完譚忠恕的解釋,張安平也覺得在理。
<divclass="contentadv">簡單的說:
襲擊軍火列車,起碼得四百人吧?
佯攻西站,如果兵力少就是撓癢癢,兵力多了又沒有掩護,反而會成為送人頭的行徑。
而譚忠恕手里能動用的也就一千七百多號人,要不是利用鐵路線的漫長能機動,根本不能對守衛的日軍造成威脅。
而他如果不將裝甲列車調走支援西站,那么即便集結全部力量,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啃下有裝甲列車保護的軍火列車。
如果不能啃下,西站的守軍會沿著鐵路線支援而來,不管在哪打伏擊,都會無功而返不說,還有可能會被聚而殲之!
日軍在鐵路沿線,兵力是處于優勢的,之所以會被譚忠恕打的只能防御,是因為鐵路線太長——可日軍的優勢是能借助鐵路線短時間內完成調兵!
理清了這些后,張安平也瞬間明白了譚忠恕的意圖——這家伙不是不想打,而是想找人幫忙!
他道破譚忠恕的目的:
“你想讓中共的游擊隊幫忙?”
“總指揮英明。”譚忠恕也沒藏著,解釋說:
“那邊看我們在鐵路線對峙,也將人手調集了過來,我們負責西站以北段,他們負責西站以南段,如果將他們喊來幫忙,讓他們策應我們的兩翼,這仗打起來絕對沒有問題!”
紅心·張猶豫了一陣,道:“那就請他們幫忙——這樣吧,如果他們愿意出力,拿下軍火列車的任務就交給他們,到時候他們只負責我們單翼的策應即可!”
明面上,張安平自然是不想啃最難啃的骨頭,但實際上,他是想給游擊隊送物資。
拿下軍火列車,這得多少軍火啊!
譚忠恕道:“是!我這就親自去游擊隊那邊協商。”
……
對于譚忠恕上門談合作的事,游擊隊這邊幾乎沒怎么猶豫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