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電報同時發來的——第一份是戴老板的電報,第二份則是局本部的電報,雖然都有戴老板的名字,但意味截然不同。
【汪系出手了?這是要支開我啊!】
張安平馬上意識到第一份電報的緣由——沒有多少憤怒,一群賣國賊,他們什么事做不出來?向日本人泄漏軍購,對沒有底線的賣國賊來說,還真他嗎不是什么大事!
【正好借這個由頭,把汪系牽連出來,別讓艷電出現!】
張安平馬上通過電報中附帶的聯絡密語,開始聯系秘密抵達上海的代表團。
上百萬支步槍的購買是國民政府的頭等大事,這樁事雖然是張安平促成的,但他深藏功與名,就連全球貿易在完成了首筆交易后,都被美商踢出了合作名單。
后續的交易全程保密,張安平雖然打探的話就能查出來,但并沒有去查。
緊急加入代表團后,他才知道了后續交易的情況,也知道了代表團現在的困境。
其實,日本人早就介入了!
而且,還是美國人自己干得!
淞滬會戰前,雙方只進行了兩次交易,累計交易了四十萬條步槍。
淞滬會戰爆發后,國民政府這邊加大了交易數量,希望美國“友人”能一次性交易更多的武器!
但美國人明顯是后悔了!
可因為國民政府這邊壓著上次一半的款子,美國人被迫不得不講合同,但他們還是動了歪心思——淞滬會戰后的第一次交易只交付了10萬條步槍!
雙方一頓扯皮后,國民政府這邊認慫,交付了上一次的尾款和這一次交易總額的一半。
這根本就是美國人為了尾款故意坑國民政府,因為美國人現在漲價了!
在原價基礎上,直接翻了兩倍!
這么巨額的漲價,十萬條步槍的尾款便不重要了——而為了逼迫國民政府同意,美國商人私下里接觸了日本人。
日本人自然不是真心想買武器——幾萬條可以商量,但幾十萬上百萬條非日軍制式的步槍,他們自然不會要。
但給國民政府添堵他們還是愿意的,甚至如果價位合適,他們也是真的不介意拿下。
代表團因此被卡住了。
最關鍵的是,美國人那邊有人私底下透漏,日本人已經在調查代表團的信息了。
透漏消息的美國商人表示,日本人有可能會對代表團不利!
威脅之意溢于言表!
張安平沒想到自己苦心搞定的軍購,會被國民政府玩成這樣——要知道為了不被美國人乘火打劫,他給全球貿易那邊授意過,想辦法在一年內徹底完成所有交易。
結果呢?
迄今為止,國民政府只得到了五十萬條步槍——淞滬會戰前,是美國人催著趕緊交易,淞滬會戰后,供需雙方的地位發生變化,美國人果真乘火打劫了!
“這事……”
張安平一臉的無奈,他一直以為這樁軍購都到尾聲了,沒成想現在才進行到一小半啊!
“多事之秋啊!”
張安平無奈的嘆息,這件事看樣子要牽扯自己的精力了!
“這一刀,還真戳到了我的命門啊!”
“梅斯平!”
張安平狠狠的念叨這個名字。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