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據點么?
張安平放棄了這個選項,因為如果鄭杰真的有問題,這時候轉移,反倒是打草驚蛇。
“于秀凝,讓陳朋派一個偵察組去四號據點周圍盯梢,注意有沒有可疑分子對四號據點進行監控。”
“另外,啟動在郵電局的暗子,我需要知道這段時間有沒有人暗暗追查四號據點的電話信息。”
打完補丁后張安平還是不放心。
如果鄭杰真的有問題,日本人絞盡腦汁的這般布局,絕對不會因為一丁點的蠅頭小利而破壞整體的進程。
他必須要好好的調查一番。
在這之前,張安平以張曉的身份秘密見了鄭杰,告知了蘇彬不是內奸的猜想后,又交代鄭杰在安全屋內暫時隱蔽,不要隨意走動,承諾過段時間會將其調入行動隊伍任職。
穩住了鄭杰以后,張安平對鄭濤潛伏組的覆沒展開了秘密調查。
他方向有兩個:
1、刺殺許忠義的行動組覆沒事件。
2、日本人對鄭濤潛伏組成員的處置。
刺殺小組覆沒,是因為他們的行蹤暴露——他們完成刺殺后進入了公共租界,隨后棄車,又使用非本組的交通從公共租界撤向了法租界。
76號發現他們的緣由也很簡單,是因為有人看到了司機開車送人,從而根據這條線所追查下去,最終發現了刺殺小組居住的旅館。
張安平將這件事交給了許忠義來調查。
許忠義調查這件事是名正言順的——因為他是受害者,再加上跟76號有奪鹽關之仇,出于對76號的不信任秘密調查,即便被日本人察覺,也不會被懷疑。
另一件事,張安平則親自負責起來。
有一個鐵打的事實,屬于雖然不想承認但卻無法改變。
地下黨也好、軍統也罷,亦或者中統,面對日本人慘無人道的刑訊方式,大部分人都會交代。
區別是有的人是被動交代,交代過程中還會不斷的隱瞞,直到被日本人榨的干干凈凈,失去價值后遭槍斃。
這種人,哪怕是交代了種種,最后也不會選擇投靠日本人,哪怕是明知必死,他們也會赴死。
而有的人,則是在交代以后,索性破罐子破摔,最終投靠日本人。
當然還有一種人,他們就仿佛是鐵打銅鑄一般,再嚴酷的刑訊方式、再慘絕人寰的手段,也不會讓他們屈服。
這種人極少數。
另有一種人,在被捕后,威逼利誘階段就主動的投降——他們和第二種人一樣,最終都會成為日本人的爪牙。
第二種和第四種人,他們在經過了最初始的階段后,便會成為日本人的“客人”,最終進入76號,成為對付昔日戰友的一把尖刀!
張安平現在就盯著76號,他要看看日本人怎么處置鄭濤潛伏組被捕的成員!
……
十天的時間一晃而過,一直關注著76號的張安平,始終沒有等來鄭濤潛伏組的成員進入76號任職。
明樓都沒有接到松室機關有囚犯讓76號接管的消息。
全組覆沒,除了鄭杰外悉數被抓的鄭濤潛伏組,沒有一個人投靠日本人么?
張安平不信!
更何況日本人七天前就通過報紙放出了風聲,稱有四名抵抗分子【幡然醒悟】,投靠了皇軍。
而這時候,許忠義則給張安平帶來了一個消息。
“查到雷振宇行動小組的,不是76號!”
張安平的神色凜然起來——竟然不是76號?
“我已經查清楚了,是松室良孝的人查到的消息,也絕不是通過那名司機!因為司機被捕和雷振宇小組自盡,發生在同一時間,相差不到十分鐘,日本人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抓捕!”
“而且,那名司機在被捕的當天,就被日本人以通敵的罪名槍斃了。”
許忠義的臉色很凝重。
作為一名特工,一眼就看出這里面有問題——通常來說,像司機這種角色,日本人是不會槍斃的,丟到監獄后會被當做勞力送走。
日本人對其的槍斃,太急不可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