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比同時來上海的其他同學,陸橋山的進步速度實在是慢的離譜。
跟他同期的余則成以中校的身份去了滇緬站領導武裝力量;
年前出事的林楠笙更是早早的成了一個情報組的組長;
就是宮恕、齊思遠、于秀凝等人,也都成了上海區的一方諸侯。
就連他看不起的陳明,也在前不久混成了中校。
而他才堪堪提到了少校軍銜,職務更不過是一個情報小組的負責人——在一個情報組中,這樣的情報小組通常有五六個起步!
陸橋山的能力不行嗎?
當然不是!
而是因為他在特別組的初期,選擇當彼時戴處長的眼線。
張安平以張世豪的馬甲在上海“浪”的時候,他不好針對這小子,但張世豪“死”后,他即便不針對陸橋山,失去張世豪庇護的他就成了無根浮萍,自然難以快速升遷。
所以他只能看著曾經的同學成為一方小諸侯而直流口水。
自認為能力不弱于同學的他,當然不認命了,可惜戴老板仿佛遺忘了他,而他也跟著上海區高層中間隔了幾層,想升遷都沒法找門路。
但機會,往往就這么不經意間砸到了他的頭上。
一份自龍華營地送來的情報,讓陸橋山嗅到了非比尋常的氣息,而這,也正是他突然失蹤的原因。
而這份“情報”的來源,就是邊季可!
……
小野正盛對千人隊的線索征集還在繼續。
第四輪中,最終第九組因為線索排名最末,被隨機挑出來了五個人當著全隊的面被日本人槍殺,而小野正盛也趁機開始了第五輪的線索征集。
手段和第四輪類似,但線索墊底的三個小組將會執行十抽一——而在第四輪“表現”出眾的小組,也獲得了食物的優待。
但這些人能提供的線索是有限的。
第五輪結束,邊季可從日本人的反應中推測這一輪收集到的線索應該極少,因為日本人說好的是對三個小組執行十抽一,但實際執行的時候,卻發泄似的槍殺了21人。
對此日本人宣稱多余的六人提供了假線索。
【應該是提供了假線索的緣故——也就是說這些人能了解到的線索已經到頭了,日本人再怎么壓榨也榨不出了,那接下來日本人會怎么做?】
邊季可思索起來——他不相信日本人會在無法壓榨出線索后放人。
更大的可能是將他們當做勞……
不對!
邊季可長期代表新四軍跟各地的地下黨見面,經歷過長征后蘇區最慘烈的白色恐怖時期,見識過國民黨反動派各種手段,此時的他突然意識到了另一個可能:
【當日本人無法再從他們這千人中獲取有用線索的時候,所有提供過有用線索的人,會成為日本人重點壓榨的對象!】
嘶——
想到這個可能,邊季可頭皮發麻。
這根本就不是可能,而是必然!
外面的同志明顯低估了日本人的殘暴,自己在收到外面的同志暗中傳來的線索后,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