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去了上海,別搞歪門邪道之類的啊!你要是禍禍到好人家,老子一定抽死你!嗯,聽說上海的漢奸之類的挺多,你多注意些!”
“鄭英奇,你是一個八路軍的戰士,是八路軍的連長,不管到了哪里,你一定要牢記你的身份——到了上海以后,盡量聽上海的同志的意見,明白嗎?”
鄭英奇帶著兩位首長的叮囑,和魏和尚兩人踏上了去上海的旅程。
……
上海。
張安平并不知道自己的老鄉要來“打秋風”了,這時候的他正在盤算一件事:
如何穩妥的處理當前的事——在將明鏡“出賣”的同時,還要絕對保證明鏡的安全。
因為八路軍在針對日本人囚籠政策的大反擊中,展現了無與倫比的速度,這引發了老戴的懷疑,經過軍統的查證,確認八路軍各部裝備了大量火箭筒,具體數字保守估計在三千之間。
在過去,八路軍是沒有渠道獲得國外的高端武器,但現在八路軍不僅有了火箭筒,且數量還不菲,這事自然引起了老戴的懷疑。
老戴懷疑的對象便是代號“喀秋莎”的神秘人,因為對方過去就給地下黨提供過大量的資金,只有“他”才有足夠的金錢來支付這般巨量的費用。
否則以地下黨窮困潦倒的處境,絕對不可能湊出這般巨量的資金。
而這般數量(特殊)的軍火交易,絕對不可能沒有相關的痕跡。
這一點張安平也早就想到了,所以在看到王天風帶來的信以后,就在第一時間做出了決斷——“喀秋莎”這一次一定要“找”出來。
毫無疑問,這個“喀秋莎”便只能是明鏡。
惟有明鏡扛下這個“黑鍋”,喀秋莎這三個字才能從老戴的小黑本上消失。
但張安平擔心的是老戴的手段太過狠辣,若是明鏡成為了“喀秋莎”后,他會不會用殘酷的手段讓明鏡喪命?
雖然明樓是特務委員會副主任、正在合并的影佐機關財政顧問、內定的財政司副司長,但張安平相信老戴若是動了殺機,未必會在乎明樓的反應——更可能的是暗中將明鏡的身份透漏給日本人或者暗殺明鏡。
“必須保證明鏡同志的安全!”
張安平思索許久,心里有了大概的計較以后,便去找老岑。
茲事體大,不可不慎。
他是在老岑下班的時候將老岑喚上汽車的,汽車在上海的街頭行駛,張安平則快速的向老岑道出了當前的處境。
他說完以后,老岑就意識到了張安平的目的,輕聲道:
“現在當真得‘暴露’明鏡同志的身份了。”
明鏡本就是為張安平預設的防火墻——喀秋莎這個代號,也因為明鏡的關系轉到了二號情報組而冠到了明鏡的頭上。
張安平則說出了自己的擔心:“我怕戴春風知道明鏡同志的身份后會下殺手!”
“應該不會吧?”老岑皺眉:“明樓的身份是特務委員會的副主任,身份這般重要,他不應該會因此而對明鏡同志下殺手吧?”
張安平輕吟出了一句話:“寧亡于日,不亡于共!”
這話自然不是他說的,但這就是國民黨頑固派對中共的態度——上一個說這話的是個極有權勢的女人,她說:
寧予外邦不予家奴!
岑庵衍聞言沉默,是啊,正常人肯定不會這樣,但那些頑固派可不是正常人啊——日本人還沒消停,國民黨頑固派便挑起了多少次紛爭了?
戴春風又是鐵桿的頑固派,這種人的所思所想,一般人真的不能理解。
“你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