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目前的少將屈指可數,金剛榜的九人中,老鄭和沈醉都沒能掛上少將軍銜,但趙立軍卻以比張安平早半年的優勢掛上了少將軍銜,其本身更是華北督導團副團長,和張安平之前京滬區區長的身份相當。
他怎么會被銬起來?
警衛猶豫了一下還是照實說了:
“趙長官殺了人。”
張安平靜待警衛繼續說——以軍統少將的身份,殺人是罪名嗎?
警衛繼續道:“他殺了韋孝孺——活埋的。”(42年的事,提前發生下哈。)
張安平懵了。
韋孝孺是中統大將,和他在軍統的身份差不多,當然,韋孝孺沒有個當表舅的實權局長。
這樣一位對中統非常重要的大將,神秘失蹤了——這件事張安平自然早有耳聞,但講真,在戰爭年代,土匪、潰兵、亂兵太多太多了,韋孝孺運氣不好遇到不講理的土匪或者潰兵被殺了埋荒郊野外,失蹤也是正常的。
可張安平怎么也想不到,中統的這位同行,竟然是被趙立軍給活埋的!
難怪失蹤了這么久都沒有人發現!
張安平牙疼,這事給鬧得。
如果是在抗戰結束發生這種事,張安平很樂意在暗中搗鬼,讓軍統和中統斗起來,但現在不行——現在是抗戰之際,兩家有爭執很正常,但盡量不要相互背刺。
趙立軍這件事,要是操作不好,很容易成為中統和軍統大規模爭斗的導火索,張安平略一思索后便道:
“先別進城,我找人來接應,分批進城。”
他安排沈飛派人開車出城,秘密將警衛組的成員和趙立軍分批拉到了他準備的一個秘密據點,將趙立軍臨時的囚禁了起來。
老戴的態度很明確,是要想辦法保一保趙立軍,張安平自然得順著老戴的思路來。
但中統的朱家華雖然跟徐蒽增斗的很激烈,但兩人畢竟都是中統的話事人,面對這種嚴重損壞了中統利益的事,必然是會站同一條戰線的。
這問題想解決,怕是……不容易啊!
張安平暗自發愁,將人安排就位后,也沒顧上和趙立軍交流,便帶著警衛組的負責人重新回了局本部——他必須跟老戴好好溝通下,商量一個解決的方式。
在去局本部的途中,他向負責人了解了事情詳細的經過后,只有一個想法:
這混蛋該殺!
韋孝孺是發現了趙立軍走私的證據,這個走私不是給軍統走私,而是自個而撈錢的那種走私。
韋孝孺本打算抓賊抓臟的,但他低估了趙立軍的警覺,中統盯梢的探子被趙立軍發現后密捕,在對方交代了身份后,趙立軍豬油蒙了心,竟然以一不做二不休的態度,直接伏擊了韋孝孺。
連同韋孝孺的隨從在內的八人,都被他活埋進了一口枯井中。
要說趙立軍做事也是謹慎,參與的人員全都是他的絕對心腹,并且在事后都進行了封口。
可惜他低估了老戴——他的一個心腹其實是老戴的暗子,這件事很快就被暗子匯報給了老戴。
氣急敗壞的老戴遂派出了警衛組,命鄭耀先密捕了趙立軍后由警衛組押送回渝。
以上便是這件事的詳細經過。
這也是張安平從頭到尾沒有聽到風聲的緣由——他和老鄭現在在刻意的相互疏離,這種事鄭耀先沒必要特意告訴他。
“喪心病狂啊!”
張安平了解了來龍去脈后嘆息不止,趙立軍終究是利欲熏心了,如果沒有殺韋孝孺這一茬,以老戴的性子,頂多就是家法伺候(關押)、冷板凳,一通流程后重新重用,畢竟趙立軍是老戴的心腹,能力也是有的,老戴不會輕易放棄——即便趙立軍殺了韋孝孺,老戴想的都是保一保。
可趙立軍卻不給自己留后路啊!
張安平很想將人交給中統處理,這是最簡單、最不留后患也是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可惜老戴有保一保的心思,作為老戴“忠實”的狗腿子,張安平只能在老戴的意志下思索破局方式。
回到局本部后,張安平直接來到了老戴的辦公室。
“事情做完了?”
“嗯——我讓沈飛看守起來了,局座,您打算怎么處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