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明顯是只能治標,而且有效期還短的可憐。
那么,就只能治本!
如何治本?
當然是人員的替換了。
目前出大問題、被殺的人頭滾滾的,基本上都是密查組、特務處時期的老人、元老,這些人來源復雜,有黃埔畢業生、有幫會份子、有前北洋軍成員、也有所謂的失意文人等等。
這些人歷經密查組、特務處時期,又經歷了殘酷的抗日戰爭時期,資歷極其的豐富,是目前保密局權力構架體系的中高層的核心構成。
而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卻也是最沒有信仰的一波人。
抗戰時期,因為國仇家恨,他們還能克制自己的私心私欲,可現在抗戰勝利,他們的私心私欲不再因為大義而壓制,于是便成為了腐化的核心主力——一人帶壞十人、十人帶壞百人千人,最終導致了貪污橫行。
即便是殺的人頭滾滾也攔不住的貪污橫行。
要治本,就必須將這波人換掉!
保密局的新生代,指的是自關王廟培訓班開始,經過正規培訓且擁有相當高文化素養的一批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加入晚期的特務處、后來軍統,是懷著抗日救亡的心思而來的,這些人既是張系最最核心的構成,也是保密局權力體系中僅次于老人的骨干。
他們中的佼佼者,如于秀凝夫婦、如林楠笙、如許忠義,已經在保密局中嶄露頭角,成為了核心骨干,跟老人平起平坐。
但更多的人,卻是以這些老人副手的身份而存在于保密局權力構架體系之中的。
清洗掉這些老人,讓新生代掌權,這才是治本的唯一方法!
道理,其實每個人都都懂,可懂卻不意味著很多人敢做——戴春風或許敢做,或許不敢做,但他毛仁鳳沒那個膽子這么做。
可毛仁鳳很確信,張安平,有這個膽子、也有這個決心來這么做!
事實上,過去的張安平一直在這么做,但相比于整個龐大的體系而言,那不過是蠶食,還引不起整個“階層”的仇視。
但蠶食見效太慢了!
而且緩慢的蠶食推進,又很容易讓新生代骨干被龐大的體系同化,成為其中的一員!
那么,如何讓張安平“激進”呢?
在暫時的失去了戰勝張安平的希望后,毛仁鳳做出的決定是:
鄭伯克段于鄢!
也就是站在張安平的身后,為張安平營造一個張系一家獨大的烈火烹油之勢。
果然,毛系臣服且四分五裂、鄭系被壓的抬不起頭、張系一家獨大后,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張安平,終于如自己所愿的動手了!
大刀,砍向了保密局最最核心的權力架構體系!
近四個月的忍耐、近四個月的“當狗”,終于等來了現在的這一刻,毛仁鳳豈能不樂?
差點樂死的他,“義無反顧”的繼續“當狗”,站在了張安平的一側,用近乎諂媚的態度,來表示自己的支持。
做事公允?
公平公正?!
桌上的其他人都在心里瘋狂的問候著毛仁鳳所有的女性親屬及各路祖宗。
若是張安平真的是以公心做這件事,那么,裁判就不是他一個人!!!
可是,反對么?
毛仁鳳這個保密局的代理局長都跪了,他們,螳臂擋車嗎?
可是,不反對,難道就任憑張安平的大刀落下嗎?
這些老人,是他們這些保密局高層的權力基石——他們在新生代中不是沒有自己的力量,但那些力量在他們和張安平之間二選一的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張安平,這一點他們從一開始就知道!
反對,螳臂擋車,不反對,就任憑大刀砍下,這些高層面對兩難的選擇,只能沉默以對。
毛仁鳳心中冷笑,這些人的德性就是這樣,只有實實在在的挨了刀子退無可退的時候,才會徹底的激發兇性,現在一個個都以為自己是瓷器、以為自己是穿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