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給袁農示警的人,為什么要刻意的清除攀登的痕跡
而此舉還是袁農所不知道的——他之前就推斷出袁農并不信任對方,并故意以此對袁農誅心,可現在王天風卻想到了另一個可能。
對方對保密局內了若指掌,知道局里最近網羅了多名痕跡專家,擔心這些痕跡專家從腳印上判斷出他的身高、年齡和一定的特征!
【也就是說,此人是親自出手的!】
王天風的呼吸不由急促起來,他最開始想的是對方通過專門負責行動的地下黨向袁農示警,但現在意識到對方是親自出手后,王天風的瞬間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如果能將此人找出來,或許就是打開喀秋莎情報組的關鍵突破口!
強忍著激動,王天風道:
“去教師公寓!”
“等等——把他送去局本部,安排進七號囚室!”
七號囚室是保密局局本部中最特殊的一間牢房,不僅里面布滿了監聽設備,甚至還配備了專門監視的人員——如果有人想借機傳遞信息,不管什么手段,都逃不出監視。
當然,他也知道這樣沒用,喀秋莎情報組對保密局的滲透太嚴重了,這些情報躲不過喀秋莎的眼睛,但如此做,卻能展現出自己對喀秋莎情報組的不了解。
安排了專人押送袁農后,王天風重返教師公寓。
但他并沒有上樓,而是站在公寓樓下,目光一直盯著205室。
他一遍遍在腦海中模擬攀登的畫面,作為一個老特工,他知道不過三米高的墻壁,對很多特工而言都不是問題,但這也只是針對于擅長行動的特工。
除此之外,對方攀登的時候,還需要注意是否被監控,行動必須要迅速,要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攀登、鉆入的一整套流程。
或者還需要再加一個撬開窗戶鎖的動作。
在腦海中一遍遍的模擬后,王天風心中有了大致的想法。
此時負責勘察的人員也結束了所有的勘察,特意向王天風過來匯報:
“王委、王處長,對方把痕跡清除的很徹底,是這方面的專家,足跡專家并沒有得出太多有用的信息,不過足跡專家覺得這個人是個了不得的高手,兩次的攀登的落點完全一致,普通的高手很難做到這一點。”
王天風敏銳的抓住了關鍵點:“兩次!”
“嗯,對方攀登了兩次,最開始我們認為是第一次應該是失誤,但仔細研究了半天后,否認了這種可能——對方是有間隔的攀登了兩次,也就是說對方進了兩次205室。”
兩次
王天風來回踱步,滿腦子就兩個字:兩次。
為什么是兩次
怎么能是兩次
袁家在自己的遠距離監控下——這是自己透露出去的信息,雖然自己不是這么做的,但對手一定是這樣認為的!
這種情況下,一次就已經非常非常冒險了,為什么會是兩次
嘶——
王天風突然反應過來了。
問題出在監聽設備上!
袁家,沒有自己布置的監聽設備,就連保密局內研究極深的物理監聽手段都沒有,對方第一次進入袁家,必然要先找竊聽設備,但并沒有找到——離開袁家后,對方根據沒有監聽設備的事實,將懷疑鎖定在了袁農身邊之人身上
不對!
為什么對方不直接懷疑是袁農有問題
對了,袁農是青松的直接聯絡人,袁農出問題,青松必然落網,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對方選擇了相信袁農么
可為什么林麗卻被從頭到尾瞞著連昨晚家里進人都不知道
這么說,對方必然格外的相信袁農——可為什么袁農為什么還會懷疑示警之人
只有一個解釋:
對方相信袁農,但相信袁農的人為了穩妥起見,沒有直接跟袁農見面,甚至為了安全,沒有透漏自己的存在,反而讓善于行動之人進行示警——示警之人完成任務后匯報了情況,對方從沒有監聽設備中發現了問題所在,這才有了第二次的潛入!
【重慶!】
王天風意識到在重慶掩護袁農撤離之人,必然是這一次示警的幕后操作者,對方對袁農極其的相信,但袁農似乎不知道對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