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比賽開始之后,文森和那名傭兵比試起來。
為了保證更加的公平性,負責人特地叫服務生拿著紙和筆站在文森和那名傭兵身邊。每當文森或者那名傭兵品嘗酒之后,確定了酒的品種是什么,就會叫其記錄下來。
如此一來,就防止其中一人報出酒的品種的時候,另外一個人沒有品嘗出來或者不確定自己答案對不對時,會跟著另外一個人答案抄襲。
等再品嘗完五種酒之后,再一起匯報。如此一來,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
對于在酒館里長大的文森,也跟著父親學習了一些酒的知識。對于這些酒,文森可以從顏色,味道,形態可以區分出來。
文森簡單品嘗了一下第一種酒,有一種苦味傳來。這個苦味,文森很是熟悉,是龍草的特有的苦味,不用說,這種酒就是龍草酒了。
隨后文森品嘗了第二種酒,第三種酒,直到最后一種酒。
在文森命令服務生把酒的名字寫完之后,文森隨后打量了一下對手,他也快結束了。可見,其實力也不容小覷。
就在兩人都宣布結束之后,比試這才正式開始。
在眾人的目光之下,文森和那人的答案隨之亮了出來。
為了使得比賽更加的有懸念,文森和那個人的答案并不是五個一起亮出來,而是刻意的一個一個的亮出來。
而每當亮出一個,負責人則隨之宣布答案。
經過對比,前四道題目,文森和那個人答案一模一樣。所以,當看到兩人答案相同的時候,負責人直接報出了答案,前四道題,兩人都做對了。
對于兩人前四道題都做對了,在場的人對文森刮目相看起來。沒想到,小小的年紀,對酒的知識了解的這么多。至于另外的一個人,就不是特別的驚訝了。畢竟,他們都認識,對于那個人的了解自然是知道的。
所以答對的時候,眾人并沒有感覺到任何的驚訝。
可當亮出最后一道題的答案,竟然是不一樣的答案。
本來,大家認為,兩人這最后一道題又要做對了,那么就意味著兩人平局。不過,按照規則來說,即便是兩人的最后平局了。可文森最先提交的所有答案,所以理應當獲勝。
作為那個人的同伴,自然希望,文森這局就要輸。
所以當看到兩人不一樣的答案的時候,眾人都不由的緊張起來。
那個人寫的正是這個村子里那款西格木特有的葡萄酒。
而文森卻沒這寫,而是寫著另外的一款葡萄酒。而這種酒,對于那些對酒知識不是特別理解的人來說,第一感覺就是名字不一樣,可說出其他來卻說不出來。
但是對于懂酒的來說,文森所寫的這種酒與西格木盛產的酒味道和形態區別很小,可以說是仿照做的,可價格來說,西格木小鎮一瓶酒可以買十瓶這樣酒了。
說白了,就是仿制品,一些不法的女干商就會用這種酒謊稱是西格木的酒,從而賣出十倍的錢來。而對沒有喝過西格木正宗的葡萄酒的人,或者是對酒的理解不是特別的透徹的買家都是這個仿制酒的受害者。而這些受害者幾乎無一例外,就是即便是喝到了仿制品,他們也沒有感覺到自己喝的是假酒。
而那些女干商,就是抓住了消費者這樣的一個心理,才一個個的騙的。
文森也不知道,這個是負責人故意設下的陷阱,還是這種酒就連負責人都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