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彥在人海里的時候,一直是拉著顧玉惜的,等到人少的時候,才把她松開。
“考試加油。”顧玉惜對著傅明彥說完以后,明亮的眼睛看著傅明彥。
傅明彥對著她笑了笑,“一起加油。”
在入海水一樣的人潮里兩人沒多說什么,分開去了不同的考場。
附近幾個村的知青和本地考生交叉考號,傅明彥和顧玉惜雖然是一起報名的,但是考場并不在一起。
找到了考場,把書包里的筆、橡皮、準考證拿出來,其他東西都放在了講臺上單獨的書桌上,傅明彥接下來就是等著開考。
教室里有小小的騷動,知青們有一肚子話,又因為這是最嚴肅的考試,而不敢隨意開口,免得堵了自己的路。
要知道77年是第一年考試,并不是所有家庭、還有所在村的村支書都愿意放知青離開。
不少人是費了一番功夫才得到了重新坐在教室里的機會。
鈴聲響起,臺上的老師操著并不標準的普通話:
“現在開始第一場考試,從前往后傳閱試卷,在正式鈴聲響起以前不能落筆……”
傅明彥的位置不好,上輩子他是坐在靠窗的位置,這一次是整個教室中間的最后一排,也理論上是最晚拿到試卷的幾個人之一。
在實際上分發試卷的時候,因為前排有人把卷子弄撒了,他真的成了整個考場最后一個拿到試卷的。
幾乎是拿到試卷的時候,還沒有來得及看題,代表了正式開考的鈴聲就響起了。
先把名字,準考證相關信息填好,傅明彥這才開始看題。
這一場考試如此重要,承載了上輩子未完成的夢,傅明彥的手也有些抖。
第一題,解釋下列詞語和句子。
鞠躬盡瘁、嘩眾取寵、杜撰……
當傅明彥的腦海里出現了鞠躬盡瘁這個詞的時候,心中塵封已久的記憶被觸動。
他見到了穿著土布棉服的自己握住鋼筆,在心中想過一遍答案,才會小心翼翼地落筆。
而現在傅明彥忽然手就不抖了,他已經準備充分了,來迎接這一場考試。
鞠躬盡瘁這個成語是出自于《出師表》,諸葛亮在這篇文章里寫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
無需心中打草稿,傅明彥揮筆而就。
第二個大題是問答題,從兩個題目之中選擇一個回答。
傅明彥選擇了解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并寫清楚里面的意義。
這出自于魯迅的《自嘲》,這是對廣大勞動人們的贊揚與熱愛,甘為人民做貢獻,是不畏人言,勇于面對他人指責的精神。
雖然最后拿到試卷,傅明彥卻下筆如有神。
不漏水,筆尖還被工匠微調過的進口鋼筆圓滿地幫助傅明彥做題,如此的絲滑和流暢,讓傅明彥的嘴角松了松。
很快就到了最后的作文。
《談青年時代》
鋼筆尖輕擦過紙面,傅明彥寫到: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青年所多的是生力,……具有無限力量的。
從魯迅先生的名言引用,傅明彥闡述在時光長河里青年時光的可貴,那是生命最旺盛的火焰,是春日里破冰的潺潺溪流,是好不容易鉆出凍土的新綠。
青年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有著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