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這一手好字,李老師想著,只要是作文沒跑題,寫的還不錯,就可以拿一個90以上的高分。
李老師開始看作文了。
傅明彥的作文開篇用了魯迅先生的名言,再是用排比句進行遞進。
有人用排比句是濫用,而傅明彥的排比真的做到了層層遞進,念起來氣勢十足。
看著他的作文,李老師感覺到了青年在向上拼搏,為了祖國的現代化做建設,胸膛里有一團火焰在燃燒。
李老師不由得想到了一個學生,他在過去的動蕩里沒有受到波折,他還護住了一個被定義為“老右”的學生。
那人在去年被接到了保密單位工作,出發前還來看他。
“李老師,我終于等到了這一天,我確實去過國外,資本主義國家也向我投擲過糖衣炮彈,我吃了糖衣,打回去了炮彈。”
“我覺得我被反復看是不是被滲透是應該的,在我們之中的敵特太多了,明面上的戰爭結束,但是暗地里的涌動從未停止。”
“我愛我的祖國,愛意從未停歇過,最困難的時候,也有如同老師您這樣的好同志愛護我、鼓勵我,我還是那個熱血青年,我會努力為國家做貢獻。”
李老師忍不住說了一聲,“好!”
這一聲讓閱卷組的其他老師抬起頭。
李老師則是把搪瓷杯的蓋子放好,準備去找組長了,李老師覺得,他手里的這篇就可以做滿分作文。
組長先前說過,和教育部門的同志進行商議過,這一次的滿分作文控出來三個就行了。
在先前已經評出了兩份滿分作文,李老師要推舉這份字跡雋永的試卷作文為第三份滿分作文!
錢老師詢問:“老李,你要去哪兒?”
李老師拿著傅明彥的這份試卷,“我這里有一份好作文,我覺得應該是推舉為滿分作文!”
組長并不在,閱卷組的其他老師們把這一份試卷給看了,都說水平比前面兩篇滿分作文更高。
“這要是滿分的話,全省最高分就出自老李這里了吧?”
“哎呦,可不是?我看了一下前面也就扣了兩分。”
而等到組長上完廁所回來,也看向了這份試卷。
好的文字就有感染的力量,老師這個職業在動蕩年代里很多人都是提心吊膽過來的。
那樣的年代里,還是有沉下心學習,只為了等到高考這樣的機會來報效祖國。
組長摸了摸這份試卷,知道了全組的老師已經看過了,給了這份試卷滿分作文。
再看看前面的扣分是兩分,組長心中也猜到了這個人應該就是今年全省的語文單科狀元了,他親自給這份試卷判了總分。
等到完成了冗雜的閱卷后,這份試卷的糊名部分被打開。
考生的籍貫、姓名被人謄抄在榜首——樊華市武新縣鳳民鎮傅明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