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軋鋼廠辦公室的新晉職工匡宇很喜歡文學作品,他也是《人民文學》、《北京文藝》、《收獲》等文學類雜志的忠實讀者。
在忙碌了會議的雜務工作以后,距離中午下班還有半個小時,他打開了辦公室的《收獲》。
在1月這一期的《收獲》上,第一篇文章就是筆名[笑瀾生]關于《雙面人生》的作品評論,這正是郁鶴熬夜所寫的那篇評論文章。
郁鶴一直有寫文章的習慣,年輕的時候那些文章沒有發表,但是給他積累了豐厚的經驗。
三十歲以后,他開始投稿中了《收獲》,剛開始中稿率不高,到了四十歲以后,只要是他投稿就可以中。
在滬市的《收獲》編輯部收到了郁鶴的稿件以后,第一時間對這個稿子進行了審稿,同時也通過人脈關系弄到了《雙面人生》。
小說沒有問題,評論也著實精彩,郁鶴的這篇評論文章就放在了《收獲》的第一位置。
現在看到郁鶴的筆名,匡宇眼睛一亮,他很喜歡這個作者的評論文章,這個作者分析文章很好,可以看到別人注意不到的角度。
郁鶴的讀書面很廣,但是寫文章并不拮據敖牙,而是通俗易懂。這不代表了郁鶴的作品水平不高,與之相反,正是因為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夠用合適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
看過了作者以后,匡宇看文章標題,再看了一點正文內容。
《雙面人生》,作者問潭,是今年北京人民出版社的新書。
看到了這些信息以后,匡宇忍住了想要繼續看文章的沖動,得看過小說才行,配合這個文章看小說肯定格外有味道。
匡宇在接下來的工作時間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等到下班了以后,騎著二八大杠,他第一時間沖到最近的新華書店。
迎面一個工作人員正在搬書,匡宇連忙上前詢問:
“我想要《雙面人生》,作者問潭的書,書店里還有沒有?”
像是匡宇這樣的文學愛好者很多,他們閱讀了《收獲》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沖入到新華書店里買書。
在白天已經有了一大波人來買書,他們如同匡宇一樣,看也不看門口懸掛著的廣告,直接跑到工作人員那里詢問。
不少工作人員發了脾氣也沒辦法,后來干脆搬了一摞書到收銀臺,這樣方便文學青年們結賬。
這會兒工作人員直接說:“直接結賬的地方就有。”
匡宇的心中一喜,他來的這家新華書店是北京市最小的,本來還擔心買不到,得跨區買,現在能買到是最好的。
匡宇買書的時候,注意到旁邊的書并不多了,主動說道:“同志,這個書可以多進一點,肯定會賣得很好的。”
收銀員:“倉庫里還有,不用擔心買不到,這書是出版社的開年大作,全國一百多萬的庫存呢。”
北京人民出版社發行部的工作人員過來張貼廣告的時候,和工作人員聊過天,透露過這本書是一百二十萬的首印量。
收銀員覺得出版社的領導真的是瘋了,這年頭哪兒有什么書能夠賣出那么好的銷量?就算是浩然的書,那也是《艷陽天》可以,《西沙兒女》根本就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