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項目,估計《妻妾滿堂》會先開拍,《小鞋子》會慢一點。”
“沒事,慢慢拍就行了。”
傅明彥知道這個年代拍片子是慢工出細活,劇本打磨好只是第一步,在正式開拍之前甚至會有幾個月讓男女主先進組預演進行磨合,一部電影的拍攝期最短都有半年以上。
“還有一件事……”鄒術然說道,“其實我是真的不甘心把你的小說轉給別人,但是沒辦法,誰讓咱們北京電影制片廠騰不出人手了。”
傅明彥一愣:“什么意思?”
“這不是你的新書嗎?《歸來》這本小說,我覺得要是放在咱們北京電影制片廠雖然也能拍,但是我怕資源不夠,最頂尖的導演組都已經用上了,剩下的編劇、導演組都不夠好。”
鄒術然是真心喜歡這個晚輩的小說,《歸來》也適合他們拍啊,這種錯位的愛情故事余味綿長,鄒術然覺得不用做什么大改動就可以拍。
鄒術然可以想象,《歸來》上映以后一定像是在電影放映廳里放下催淚彈一樣,到處都是嗚咽聲,不知道多少人得為兩人的愛情落淚。
但是現在問題是,電影制片廠每年的任務量是有限的,能夠重金投資的作品也就那兩部。
現在資源都已經傾斜到了《妻妾滿堂》、《小鞋子》,傅明彥手里尚未有電影的成品,北京電影制片廠也不能一味投入,這個《歸來》就算是要歸入北京電影制片廠,那能投入的資源也有限,鄒術然覺得,拍出來的成品可能就差了一截。
這樣好的小說,要是資源不夠好,導致拍出了不好看的片子,那太過于可惜了。
鄒術然想做的事情就是偷偷和滬市那邊聯系,讓滬市來北京爭取傅明彥這邊的改編權。
《歸來》里面的故事背景就是滬市,由滬市那邊來拍片是正合適的,這小說這么好,滬市那邊肯定是愿意拿版權的。
鄒術然自已是北京電影制片廠的人,做出這個決定他也是艱難的,反復看了不下十遍的《歸來》,最終還是舍不得好小說用差配置,下定決心來找傅明彥,說聯系滬市電影制片廠的事情。
傅明彥怔住,“鄒叔,這樣對你是不是不好。”
“沒事。”鄒術然在嘴巴上做了一個拉鏈狀,“你不說就沒事,也是為了你的小說好,我是真的喜歡你的小說。”
其實就算是傅明彥不是晚輩,鄒術然估計也想這樣做。
傅明彥實在是個高產作家,這《歸來》他們北京電影制片廠實在是吃不下,勉強吃了,也無法傾斜好資源。
“等你的小說拍出來了成品,以后多考慮考慮咱們北京電影制片廠?”鄒術然笑著說道:“咱們北京到底是首都,位置好,人才多。”
“行啊,”傅明彥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把小說影視化是擴大小說的影響,擴大自已的影響,只要誰給他用最好的班底,影視版權就可以給他。
“你今年還有多少作品?”鄒術然詢問。
“最少還有兩部。”傅明彥說道。
鄒術然真是陷入了甜蜜的痛苦里,作為讀者可以多兩部小說很好,想到了這三部小說至少都會納入到滬市的電影制片廠,又有些痛苦。
“那我打電話,最快估計下周會聯系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