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傅明彥在攤位上腳步停頓的時候,王主任有些急了,額頭上都是汗水:“問潭同志,這、這我可以解釋的。”
王主任對著跟在身后的人急急擺了擺手,示意讓人把攤位給弄走。
“不用。”傅明彥笑了笑,伸手阻止了王主任,“我看得出來,你們讓兩個人擺攤是在照顧他們。”
在擺攤的人有兩個,其中一個是頭發已經花白的老太太,她的眼睛距離手中的頭花很近,顯然是眼睛不好。
正好有人要買頭花,三分錢一個頭花的價格就賣了出去。
老太太要賺這個三分錢也不容易,因為要從碎布條里找出了合適的布,找到了布以后,老太太再把布條和皮筋組合成紅色的頭花。
而且就這樣的頭花,也就是年輕家庭條件不錯的小姑娘給照顧生意,這頭花太過于簡單,很多不愿意花錢的人更愿意自已去做。
旁邊有個人坐在輪椅上正在扎拖把,多余的廢布條被他整理成拖把,也是對向機械廠的職工售賣的。
王主任和傅明彥介紹老人家中的情況,這個老太太沒有自已的孩子,把坐輪椅的男人撿來,當做親生的養。
“你別看他現在坐輪椅,以前雙腿是好端端的。”
孩子長大以后接了老人的班娶了妻子,本來以為日子會好起來,誰知道娶的妻子并不是個好相與的。
在嫁人以前,這女人的心中有人,嫁不成心上人,賭氣嫁給了這位機械廠的男人。
生了孩子以后,女人當做是完成了任務,根本不去管小孩兒,任由孩子哇哇哭著,也不去喂奶。
男人沒辦法,只能夠和自已的母親分工,白天母親管,夜里男人管。
在這樣長期缺少睡眠的情況下,有一次打瞌睡出了嚴重事故,男人的腿接觸到了鐵水被生生燙熟,在醫院一番搶救以后,勉強活了過來,但是卻沒有了雙腿。
兒媳婦離婚連孩子也不要跑掉了,老人要照顧月子里的孩子,還要給兒子治病花錢。
兒子的腿傷成這樣,也沒辦法進行什么工作,所以廠里特地允許兩人在這里擺攤。
“在出事以前是多好的小伙子啊,現在這樣……”
傅明彥聽著王主任的感慨,直接蹲在了攤位邊。
傅明彥對著老太太說道:“能不能把針借給我?”
柳家老太太無措地看了一眼王主任,見著王主任點頭,她把針和線遞給了傅明彥。
傅明彥從布條里挑出了自已想要的顏色,那是一款小碎花的布料,因為白色部位多,要是做發繩看著比較晦氣,如果不是傅明彥挑出來,這布條肯定是做拖把的命。
傅明彥拿出這個布條以后,就開始縫合一種在后世叫做大腸發圈的款式。
上輩子他做過服裝廠,在倒騰生意的時候也接觸過一些女性的發飾。
老太太弄來的碎布很適合做這種大腸發圈,現在的女孩子頭發普遍比后世更為濃密,這種發圈用來做裝飾很好看。
傅明彥飛針走線的動作讓旁邊的男人看到了,他停下了扎拖把的動作,看著傅明彥縫發圈。
白色碎花布料不少,傅明彥完成了一個發圈以后,又縫合了另一個。
縫合完了以后,傅明彥對著跟過來人事部的小姑娘招手。
“李干事,麻煩你幫個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