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廠小學五三班綽號叫做“猴子”的小孩兒眼睛特別尖,他很早就注意到了那個“問潭”大作家出現在了學校的操場上。
五年級的小孩兒已經認識書本上的大部分字了,班上已經有幾個女生開始閱讀沒有拼音標準的課外讀書,但這個絕對不包括猴子。
猴子并不怎么喜歡讀書,對大作家也沒有什么崇拜的意思。
但是大作家到了他們機械廠就意味著熱鬧,精力充沛的小學生是最喜歡熱鬧的,猴子昨晚上放學后,就跟著大部隊一路,聽著傅明彥提到了沙包。
沙包是什么?沙包怎么玩?
猴子喜歡的就是各種瘋狂玩耍,昨晚上他就聽到了攤位上傅明彥提出碎布可以做沙包,一晚上他都在想,沙包應該多大,應該怎么玩?今天他看著了傅明彥,心中一震。
看著傅明彥手中拋著的沙包,猴子的心思就已經不在課堂上了。
下課鈴聲一響起,老師還沒有宣布下課,猴子就竄到了門口。
“快去操場啊,那個大作家要教我們新游戲!沙包游戲!”
·
這年頭小孩兒缺乏娛樂,孩子們的新陳代謝高,精力充沛,都很好奇新的游戲。
嘩啦啦地五三班的學生們都跑出了教室,在五三班的學生們已經到了樓梯上的時候,其他班的學生們也涌了出來。
傅明彥、傅平被圍到了中間,傅明彥拋著手中的沙包,手中喊著:“我來選五個小朋友,進行游戲,想參加的舉手,我來挑選一下。”
“猴子”的手高高舉起。
傅明彥選中了包括“五三班”的猴子在內的幾個小朋友,選了兩個看起來很機靈的女生,兩個淘氣的男生。
“你們四個小朋友站在我們中間,我來扔沙包,要記得注意躲避,我爸撿到了沙包,就會丟過來。”
“沙包要是擊中你們落在了地上,那你就沒有了一條命,要是還在場上的人撈著了沙包,就可以選擇復活你們。”
傅平昨晚上就知道了規則。
他昨晚上看著兒子做沙包就很好奇,這小小的沙包看上去真的是平平無奇,真的會有小孩兒喜歡嗎?
傅明彥是這樣說的:“爸,你放心,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是這個沙包肯定是可以的。”
丟沙包游戲是在80年代、90年代足有二十年的孩童游戲,就算是進入到了千禧年,還是有很多小朋友喜歡玩這個游戲。
四個小朋友們很快上場了,一開始傅明彥和傅平的動作有意放得慢一些,打空了三四輪以后,節奏緊湊起來。
傅平的沙包扔過來,傅明彥沒有耽擱立即扔向了一個小女生的大腿處。
小姑娘被沙包擊中以后,小孩子們發出了嘆息聲。
傅明彥緩了一下節奏后,又在接下來的第五輪、第八輪把兩個孩子給擊中了。
還在游戲的小朋友只剩下了五三班的“猴子”。
先前這個“猴子”就試著抓沙包,傅明彥這會兒有意放水,就讓“猴子”抓到了沙包。
在場的小朋友們頓時就沸騰了起來。
“猴子你好厲害啊!你得分了!”
“干得漂亮!太厲害了!”
“你接住了大作家的沙包,可以復活一個人!”
“復活我!我、最早下來的,我還想玩!”
“復活我,我也會接球!我們一起復活,打敗大作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