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在解放以前,并沒有什么和平可言。
解放以后倒是迎來了和平,緊接著這個縣永遠是和貧困糾結在一起的。
重重大山通不了路,因為沒有相應的礦業,國家的資源沒辦法傾斜到這里來修路。
沒有別的生計,這里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
最糟糕的是,在一年四季還會容易突發自然災害,冬日里的雪災、夏日里的泥石流,這里時不時需要國家撥款救濟。
只有竹山上的竹子永遠郁郁蒼蒼,讓人能夠采一些竹筍吃,因為肚子里缺乏油水,竹筍還不能多吃。
這樣拖國家的后腿,財政部門的壓力很大,想要找到給和平縣創收。
財政部門的王愛國知道自家的領導就是壓力很大,所以在看到了傅明彥的時候,臉上表情一僵。
省文化廳輕輕松松把人從北京帶了回來,到了他們和平縣這里,只覺得這個大佛實在是太燙手了。
王愛國見過很多來財政局打秋風的人,他們縣要是富裕也就算了,貧苦的情況下搞接待實在是太勉強了。
一看到傅明彥,王愛國替局里頭疼,這位傅明彥老實了幾天,也要來打秋風了。
心中這樣想著,王愛國的面上不泄露半分。
“你好你好。”王辦事員上前握住了傅明彥的手,“問潭同志蒞臨咱們財政局,不知道是有什么指教?”
傅明彥看著王愛國的表情就知道對方的心思,這樣貧困的縣要接待領導他們是樂意的,要花錢接待一個目前一文不名的作家,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負擔。
“指教談不上。”傅明彥說道:“就是有點東西想給你們領導看一看,然后想獲得你們領導的支持。能不能幫忙給你們的一把手打報告,我想見一見貴單位的領導。”
王愛國的表情為難:“問潭同志,你能不能先說說看什么事情?我再看看能不能和領導匯報。”
王愛國的話剛說完,就有一個人出現在門口,那正是財政局的一把手,“我正好有空,傅同志有什么話直接來我辦公室說。”
財政局的這位姓劉的領導正好是煩悶地出來抽煙,見著了傅明彥過來了,直接喊他進入辦公室。
·
傅明彥去了一把手的辦公室之前,順帶把在樓梯間蹲著的村支書給帶上了。
村支書平時也在縣里開過會,但是他都是老老實實地聽著縣里領導的指示,還沒有來縣里找財政部門的領導要過錢。
這樣有利于鳳竹村的事情,他不敢耽誤,又不敢自已去說,所以請求傅明彥來說。
到了財政局領導的辦公室,也是傅明彥一直在說,村支書時不時點頭附和一兩句。
村支書渾濁的眼里泛著樂呵呵的光,對對對對,就是傅明彥說的這樣,不愧是大作家,說的可真好。
財政局的領導一開始是漫不經心地聽著,本來以為傅明彥是要錢的。
沒想到確實是要錢,卻是要做的事情是投資。
竹山可以利用竹資源做家具,鳳竹村可以創辦家具廠,賺了錢以后,可以直接讓鳳竹村自收自支,并且還可以用來修路、辦學校等基礎開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