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會表現得更賣力一點,這樣媽媽就舍不得我了。再不行我就哭,媽媽一定會原諒我的!”兒子說。
“那不就對了,爸爸之所以做這些,也就是想讓媽媽開心,想挽回和我的關系。他也不希望離婚。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兒離婚對他來說就是特別敏感的兩個字,如果在他最敏感的時候提對他來說最敏感的字眼,就會讓他大為失控。
爸爸是一個成年男子,你覺得媽媽這副身軀能夠敵對得了嗎?即便有你們兩個幫忙,我們三個人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對手。
是不是?”
他們輕輕點頭。好像在認真聽我這些話。
我估計他們對敏感這兩個字還有點兒不是很明白。
我再給他們舉個例子:“你們還記得去年拿了壓歲錢,隔壁家小孩到我家來玩嗎?
當時他手里是不是沒有壓歲錢?而且家里人還告訴他,說:小孩要什么壓歲錢,老子們掙錢這么辛苦,幫不了忙就算了,還敢要壓歲錢?!”
兩個孩子都不用回憶直接點頭,而且還說了更細節的:“媽媽,他不僅被罵了,而且還因為要壓歲錢,被他爸爸給打了,打了一巴掌呢!當時臉上都有紅印!”
“所以那天媽媽突然出現,及時把你們兩個叫走,并且當著他的面沒收了你們的壓歲錢。
等他離開了我才重新給你們。你們還記得嗎?”
他們瘋狂點頭。
“對,敏感就是這個意思。當時對他來說敏感的就是沒有拿到壓歲錢,還被打了,被罵了。但你們兩個卻有。你們有他沒有的東西,你們還沒被罵被打。
那么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你們是他,在當時那種情況看到有人拿著壓歲錢在你面前炫耀,或者一直提壓歲錢,提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好。你們會怎么樣?”
兩個孩子沒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不太會衍生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你們認真的告訴媽媽,首先你們心里會不會舒服?”
他們重重搖頭。
女兒說:“為什么人家有我不能有?”
兒子說:“我心里肯定會特別不舒服。說不定還會和他打起來!”
我眼神一亮。
對他豎了個大拇指:“這就對了,所以當你碰到一個人,看他情緒不對勁時,你要在最快的時間發現讓他難過的事是什么。
那你就不能一直提這個事兒,最好先把話題繞開。如果繞不開這個話題,第一時間找借口離開現場,不要繼續逗留。哪怕接下來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你也必須要走。
無論何時都不要把自己搭進去。因為你不是造成讓他難過的那個人,你就沒必要去承擔他難過后帶來的后果。
明白嗎?我的兩個聰明的寶貝兒?”
女兒點頭,但依舊緊緊抱著我不放。
兒子比女兒的情緒要好一點,可能身為男孩子,生性要豁達開朗一些。
他還反過來安慰他姐姐了。
“姐姐,不要難過了,媽媽已經說清楚了,如果爸爸繼續留在家里,可能還會和媽媽吵架打架。只要爸爸媽媽都好好的,離婚就離婚吧。反正他們也還是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我們的爸爸和媽媽又不會變!”
女兒可能還是有一些消化不了,懟了他一句:“那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