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來一趟農場可沒有空手回去的道理。
剛剛他來的時候給農場送了幾籮筐的番茄,走的時候拉走了兩頭牛和十幾只羊。
還有蘇海燕要的小羊羔也帶了幾十頭回去。
回到家蘇海燕就讓老白把一些蔬菜的種子留好。
今年這馬上就要開始下雪了,種菜是來不及了,只能看明年的了。
不過該準備的可以準備起來。
蘇海燕和老白又說起了塑料薄膜的事情。
老白說了現在只有京市附近的農業基地里有這個東西,薄膜的產量太少了,質量還不怎么過關。雪域高原上風雪太大,怕支撐不了,而且那東西價格還很貴,一時間恐怕是申請不下來。
“現在國家還是很困難,我們再克服克服,等將來我們一定可以蓋大棚的”老白安慰著蘇海燕。
蘇海燕嘆了口氣,“也只好如此了。”她心里明白,目前條件有限,很多事情無法一步到位。光是一個運輸就是很大的問題。
盡管面臨諸多困難,蘇海燕并沒有氣餒。
她決定利用現有的資源,先做好充分的準備。
接下來的日子里,蘇海燕和老白一起研究適合高原種植的蔬菜品種,并向有經驗的人請教種植技巧。
還有就是堆肥。
既然打算要大量的種菜,這肥料肯定是少不了的。
之前蘇海燕就提議過要蓋廁所的,要知道這大糞可是好東西。
還有牛糞。
蘇海燕讓老白去想辦法解決肥料的問題。營地里有那么多的人和牛羊應該是不缺的。
蘇海燕和老白開始收集糞便,并學習制作有機肥料的方法。
他們在營地周圍建立了簡單的糞池,將糞便進行堆積和發酵。
與此同時,蘇海燕也不忘關注塑料薄膜的進展。她不斷向上級反映情況,希望能夠爭取到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沒有技術她就讓高興明在那群下放的人員當中去找,肯定能找到個把農業學院的教授出來的。
皇天不負有心人,還真的被高興明找了一個出來。
這個人是自己主動站出來的,從蘇海燕一群人到農場,這個叫劉春生的人就看在眼里。
劉春生,京市農業大學的教授,因為自己學生的舉報他被下放到這個農場來勞動改造。
原本他以為他的這一生就這樣埋沒在這個農場里了,卻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機遇。
他在大學里研究的就是這個,專業對口,是他擅長的。
有了專業人員就是不一樣,從土壤,到施肥,再到溫度,濕度等等。
只是讓劉春生不能理解的是蘇海燕弄來的種子。
在雪域高原上其實是能種蔬菜的,只要找到適合的種子。
當劉春生看到蘇海燕種出來的韭菜,他簡直就認為這是奇跡,韭菜種是能種的,但是像蘇海燕種的這么好真的是他從來就沒見到過。
劉春生走進韭菜地里就出不來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