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年前,水上絲綢之路興起,和西方貿易來往日趨頻繁,夏神宗時期,朝廷在寧波、泉州和廣州設立三大通商口岸,由于朝廷將廈門租借給葡萄牙人作為存貨場所,泉州在三大通商口岸之中的地位尤為突出,已成為東方的第一大港。
在泉州的百年興起的過程中,泉州城內的八大行商并非始終是此廳內坐著的這八家。
只有江南鄭家始終列居八大,其他七家則是風水輪流轉,每幾年年就會更迭一回。
百十年來,晉商、徽商、魯商、粵商等各省大商巨賈們,無時無刻不惦記著這八個鑄金山淌銀海的位置。
蒲壽庚之所以能以一個外商成為八大行商之首,便是因為在十幾年前,利用從西方用來的稀缺物資獲得了大量錢財,一次性投資當時的大夏權臣史彌簡,獲得泉州市舶司提舉這個關鍵位置。
蒲壽庚作為一個綠教狂熱分子,自然不會受到儒家道德的約束,把人性的奸詐利用到極致。
這十年里,不止一次的帶領其他七家海商,狠狠打退了來自晉商、粵商、魯商等大閥的狙擊。
很有幾次,他甚至不惜命自家下血本,也要幫助其他七家。
幫他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難關。
然后再帶領八大家不斷的發展壯大力量,終成八家龐然大物。
正是靠著實打實的利益襄助,才使得蒲壽庚成為了整個泉州城甚至整個江南的翹楚人物,被公認為當世人杰。
雖然八大海商家族并不在江南四大家中,那也只是因為朝廷刻意限制了這八家人科舉入仕,禁止此八家海商入官途。
但論實力,這八家絕不在江南四大家族家之下。
八大海商本家雖不會入仕,卻不斷通過聯姻,資助等方式,培養其在官場上的力量。
整個江南,都被這八家織成一張大網。
而作為大本營的泉州,更是被這八家經營成了鐵桶陣!
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們的耳目。
今日泉州鄉軍大營之變,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功夫,就悉數為八家人所知。
雖然因為黎明時陰雨天之故,鄉軍大營內發生的事暫時還知道的不大明了。
但知州衙門內發生的事,八大家卻知道的幾乎分毫無差。
自然,也都知道了甘棠利用金蟬脫殼之計,一舉收復泉州鄉軍的壯舉。
這也是他們八位鹽業巨擘此次聚首的直接原因。
作為海商勢力中的一部分,在蒲壽庚招募的能戰之士的兩千人撤往海上,剩余的力量其實并不算強大。
然而正是這個原本許多大佬連正眼都不愿看一眼的勢力,此刻卻忽然變的極為危險,。
因為以往鄉軍曾經干過的那些臟活臭活,現在卻極有可能成為讓諸多大勢力死無葬身之地的直接罪證!
其中,就有他們八大海商。
“原以為襄陽王不過一十幾歲的少年,雖然身居高位,卻不過是靠祖宗和家族余蔭吧了,沒想到啊……”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面色凝重的說道。
說話的是人名叫杜明,其有一孫女嫁給了朝中宰輔石重為小妾。
另一海商李洲說道:“不能小瞧了這位,其先祖幾代人一直是大夏柱石,在大夏軍中勢力盤根錯節,其祖父又是前吏部尚書,在文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