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肖家村的王杏花是個典型的農村老太太,雖然年過六十,但身體依然硬朗,干起農活來也不遜色于年輕人。
她的小兒子蕭成瑞在外地打工,家里只留下娘子張氏和兩個年幼的孩子。為了減輕兒媳的負擔,王杏花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
這天,天剛蒙蒙亮,王杏花就起床準備做早餐。她看到兩個年幼的孩子還在熟睡,便輕手輕腳地走出房門,準備去院子里摘點新鮮的蔬菜。
剛下過雨的小路有些泥濘,她小心翼翼地踩著石板路,生怕打擾到孫子的美夢。
走到菜園時,王杏花看到幾棵嫩生生的青菜,她喜出望外,想著孫子們一定會喜歡吃這些新鮮蔬菜。她蹲下身子開始采摘,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孫子蕭謹行的哭聲。
王杏花連忙起身準備回屋查看,可就在這時,腳下一滑,她沒能站穩,一下子跌倒在地。
一陣劇痛從她的左腿傳來,王杏花知道自己肯定是摔得不輕。她試圖站起來,但發現左腿根本無法用力。疼痛讓她冷汗直冒,她忍不住大聲呼救。幸運的是,鄰居孟大娘聽到呼喊聲,急忙趕了過來。
看到王杏花摔倒在地,孟大娘連忙叫來了幾位鄰居。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王杏花抬回屋里,放在床上,隨后急忙通知了王杏花的兒媳。
五兒媳趕到時,看到婆婆痛苦的表情,心急如焚,立即請人叫來了村里的行腳大夫。
行腳大夫趕到后檢查了一番,皺著眉頭說:“杏花嬸,這是腿骨折了,必須馬上送去鎮里的醫館做進一步治療。”
蕭成瑞的兒媳聽了,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她一邊安慰婆婆,一邊安排人手準備送她去李寶兒的醫館,她非常信任李寶兒的醫術。
王杏花看著忙碌的兒媳,心中充滿了歉意:“都是我不好,沒能好好照顧你們,反倒添了麻煩。”
兒媳擦了擦眼淚,握住婆婆的手說:“娘,您別這么說,您照顧我們這么多年,我們會好好照顧您的。”
在村民們的幫助下,王杏花被送到了被送到了李寶兒的慧養堂。李寶兒出診了,一時不在家,王武經過一系列檢查,確定她的腿骨折需要一段時間的靜養和恢復。
等李寶兒回到醫館時,看到王杏花的腿腫脹嚴重,臉色蒼白。她仔細檢查了傷情,發現是左腿脛骨和腓骨同時骨折。
李寶兒安慰王杏花道:“奶奶,別擔心,這種情況雖然嚴重,但只要處理得當,康復指日可待。”
她先讓助手準備了一些草藥敷在王杏花的腿上,以減輕腫脹和疼痛。隨后,她取出隨身攜帶的木制夾板和繃帶,開始為王杏花接骨。
李寶兒首先讓兩個助手小心地將王杏花的腿抬起,確保骨折部位處于適當的位置。
接著,李寶兒用雙手輕輕按住王杏花的左腿,一邊仔細感受骨頭的錯位情況,一邊緩慢用力,將骨頭移回正確的位置。
整個過程既要精準又要迅速,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二次傷害。李寶兒時而低聲叮囑助手,時而微微皺眉,顯得異常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