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青也點頭:“是啊,殿試可不簡單,但我們相信你一定能行。”
蕭謹言鄭重地點頭:“我會盡全力準備殿試,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幾人邊喝茶邊聊,院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張玉強和張玉青雖然是張玉花的娘家兄弟,但對蕭謹言的期望和祝福絲毫不遜色于親兄弟。李寶兒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溫暖。
這天,張玉花的娘家兄弟和蕭家一起,共同分享了這個喜悅的時刻。他們的祝賀不僅是對蕭謹言的認可,更是對整個家族未來的美好期盼。
大周時代殿試是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通常由皇帝親自主持,目的是選拔優秀人才進入官僚體系。殿試一般在京城的皇宮內舉行,考試內容主要是策問,即回答有關國家大事和治理方略的問題。
殿試的模式和要求如下:
一.考試流程:
考試前:考生通過鄉試和會試,獲得參加殿試的資格。考試日期由皇帝確定,考生們需提前到達京城并在指定地點集合。
考試日:考生進入皇宮,按照身份排位,依次在皇帝和大臣們面前展示自己的學識和才干。
題目:策問題目通常由皇帝或大臣擬定,內容涉及治國理政、軍事策略、經濟政策、文化教育等方面。
作答:考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答卷,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充分、文字流暢。
二.對考試者的要求:
學識淵博:考生需熟讀四書五經及各類經史子集,能夠引用經典,舉例論證,展示深厚的文化積淀。
治國理念:考生應具備清晰的治國理政理念,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并展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文筆流暢:答卷需要文辭優美、結構嚴謹,能夠在有限的篇幅內清晰表達復雜的思想。
品德端正:大周時代注重德才兼備,考生需展示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正直品行,以贏得皇帝和大臣們的信任。
殿試結果直接決定考生的仕途,皇帝會根據答卷的表現,親自選拔出狀元、榜眼和探花等高等第的進士。優異者有機會立即獲得重要職位,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