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九斤聽了沉思片刻,最終嘆了口氣說道:“罷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們既然決定了,我們老的也不攔著了。只是京城太遠了,我們就不去了。你們把家里的事安排妥當,我們倆人守著這個老屋子也好。等你們在京城站穩了腳跟,我們再去看看。”
張玉花和蕭成善聽了,心中也覺得理解,畢竟老人家年紀大了,舍不得離開熟悉的地方。兩人點了點頭,不再勸說。
接著,張玉花起身進了屋,來到一只古老的木箱前。她從里面拿出一個小布包,里面裝著他們多年來一點一滴攢下來的銀子和銀票。她小心翼翼地將布包打開,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后,將它們小心地包好。
“爹,娘,這些銀子和銀票是我們多年來的積蓄,寶兒在京城開醫館需要啟動資金,我們準備把這些拿出來幫她一把。”張玉花回到堂前,將布包放在桌上,解釋道。
蕭九斤和王杏花看著桌上的布包,心里也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支持。他們點了點頭,蕭九斤說道:“好,這些錢給寶兒用在正途上,算是咱們老蕭家的心意。寶兒是個好孩子,咱們做祖父祖母的也該支持她。”
王杏花眼中閃過一絲淚光,點頭道:“是啊,寶兒一路走來不容易,咱們一定要盡全力幫她。”
就這樣,張玉花和蕭成善回到肖家村,將家中的情況一一告知了二老,雖然他們選擇留下,但全家人都在心里為李寶兒的事業感到驕傲。
張玉花和蕭成善帶著家人的祝福與支持,心中更加堅定了幫助寶兒在京城闖出一番事業的決心。
張玉花和蕭成善離開蕭家村后,又趕往蕭成才家。蕭成才是蕭成善的堂弟,家中開設了一個藥材鋪子,平日里靠著販賣藥材過活。張玉花和蕭成善這次前來,一方面是為了給李寶兒準備一些京城開醫館所需的藥材,另一方面也想告訴他們一些關于李寶兒和蕭謹言的近況。
到了蕭成才家,張玉花看見門前掛著一串新鮮的藥材,便笑著對正在院子里忙碌的蕭成才招呼道:“成才弟,忙著呢?”
蕭成才抬頭一看,見是三哥和三嫂來了,趕忙放下手中的活兒,迎了上來:“哥,嫂子,你們怎么來了?快進屋坐。”
張玉花和蕭成善笑著走進堂屋,蕭成才的妻子忙著倒茶端水招待他們。張玉花放下手中的包袱,開門見山地說道:“成才,我們這次來,是想跟你說說寶兒和謹言的事,也順便買些藥材。”
蕭成才一聽,眼睛一亮:“寶兒和謹言?他們在京城還好嗎?”
蕭成善接過話頭:“寶兒這孩子一向堅強,這次在京城,她打算開一家醫館,專門為百姓治病。謹言呢,也在國子監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做了國子丞。我們這次來,是想為寶兒準備一些她開醫館需要的藥材,你這里有沒有好貨色?”
蕭成才一聽,連忙說道:“你們放心,我這兒的藥材全是上好的。你們要多少,我現在就去給你們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