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藥液濃縮的過程中,她準備了蜜蠟和薄荷油。蜜蠟能幫助藥膏定型,同時具有一定的保濕效果。薄荷油則能增加藥膏的清涼感,幫助患者更快地退熱。
藥液熬至適當的濃稠度后,她將其緩緩倒入盛著融化蜜蠟的小鍋中,木勺不停攪動,使兩者充分融合。
接著,她加入幾滴薄荷油,繼續攪拌。鍋中的混合物逐漸變得均勻,光滑的膏體帶著一絲清涼的薄荷香味,這正是她所期望的效果。
李寶兒細心地將膏體倒入早已備好的瓷罐中,每個罐子的邊緣都用細布擦拭干凈,避免留下多余的藥膏。她將瓷罐放在桌上,讓它們自然冷卻定型。
待藥膏冷卻后,她仔細檢查了每一罐的質地,確認膏藥柔軟光滑且無雜質。
最后,她為每個瓷罐貼上標簽,寫上“退熱膏藥”及生產日期。她知道,退熱膏藥的效果直接關系到病患的康復,她的每一個步驟都力求完美無誤。
完成后,李寶兒輕輕抹去額角的汗水,看著桌上整齊排列的退熱膏藥,心中感到一絲滿足。她知道,這些膏藥將為醫館帶來更多的信任和口碑,也將為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帶去希望。
她將這些膏藥放入木箱中,小心翼翼地封好,準備在開業時擺在顯眼的位置。醫館的一切,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她心中的愿景也越來越近了。
傍晚,李寶兒站在醫館的工作臺前,窗外的微風輕輕拂過,帶來幾分涼意。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她精心挑選的草藥:百合、茯苓、酸棗仁、遠志,還有一小袋珍貴的龍眼肉。
這些藥材都是她為制作“心安寧”而準備的,這款藥膏旨在幫助緩解失眠、焦慮,讓心神安寧。
她先將百合、茯苓、酸棗仁、遠志按比例稱好,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入砂鍋中加水熬煮。火候是關鍵,李寶兒耐心地將砂鍋置于炭爐上,用小火慢慢熬煮。
她不時用竹制的長勺輕輕攪動,讓藥材均勻地釋放出藥性。整個過程需要她時刻關注火候,不能讓藥液沸騰過度,也不能讓火勢過小,以免藥性不足。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藥液終于煮得濃稠,草藥的清香和一絲苦味彌漫在空氣中。李寶兒取出一塊潔凈的細布,將藥液仔細過濾,除去藥渣,只留下清澈而富有藥效的藥液。
接下來,她將這藥液倒入另一只小鍋中,放在溫火上繼續濃縮。為了保證藥膏的藥效,她加入了一點龍眼肉,這不僅能增加藥膏的滋養作用,還能增強心安寧的效果,使人安神定志。
在藥液漸漸濃縮成藥膏的過程中,她準備好了融化的蜜蠟和少量的杏仁油。蜜蠟的作用在于幫助藥膏定型,而杏仁油則能使膏藥更加滋潤,容易被皮膚吸收。
李寶兒將蜜蠟緩緩倒入藥液中,木勺不停攪動,直到蜜蠟完全融化,藥液與其完美融合。接著,她滴入幾滴杏仁油,繼續攪拌,直到膏體光滑柔軟,散發出淡淡的藥香和一絲甜潤的氣息。
當她確認藥膏的質地足夠細膩后,便將其一勺一勺地小心倒入準備好的瓷罐中。每一個瓷罐都經過仔細的清潔和消毒,倒藥膏時,她動作輕緩而精準,確保每個罐子中的膏藥表面光滑平整。倒完后,她用潔凈的棉布擦拭罐口,確保罐子外觀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