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養堂的開業后,李寶兒的醫館迅速在京城東街聲名鵲起。這條街原本是商賈云集之地,來往行人絡繹不絕,而自從李寶兒的醫館開張后,更是吸引了許多前來求醫問診的百姓。
醫館的一天總是從清晨開始,天還未大亮,李寶兒便已起身,仔細檢查著藥柜中的各類草藥。她的動作嫻熟而輕快,每一味藥材都經過她的細心挑選與分類,確保在診治時能夠及時應對各種病情。
隨著天色漸亮,醫館的門口開始有病人陸續到來。
最先到達的總是那些有病在身,無法耽擱的老病號。他們排隊等候在醫館門口,靜靜等待著李寶兒的診治。
李寶兒總是面帶微笑,細心地詢問病情,然后根據不同的癥狀開出合適的藥方。
“李大夫,我這咳嗽已經好幾天了,總也不見好,您看這該怎么辦?”一個中年男子憂心忡忡地坐在李寶兒的面前。
李寶兒仔細聽完他的病情描述,又讓他伸出手來診脈。她眉頭微皺,略一思索后說道:“這是寒氣入肺所致,咳嗽雖是小病,但若不及時治療,恐怕會演變為肺疾。我給您開一副祛寒的方子,連服三天,再來復診。”
男子感激地點頭,接過藥方后,便到藥柜前抓藥。藥柜后面,是王武和趙流兩人,他們動作麻利,熟練地稱量藥材、包藥、遞藥,配合得天衣無縫。每一劑藥都經過嚴格配比,確保藥效純正。
醫館內的病人來來往往,不論是頭疼腦熱,還是風寒咳嗽,李寶兒都耐心細致地為每一位病人診治,絕不馬虎。
她的醫術高明,藥到病除,口碑在東街迅速傳開,前來求診的人越來越多。
除了常見的病癥,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疑難雜癥。有一天,一位老婦人顫顫巍巍地走進醫館,面色蒼白,手腳冰冷。她捂著胸口,臉上寫滿痛苦。
“李大夫,求您救救我娘,她最近總是胸悶氣短,走兩步路就喘不過氣來。”老婦人的兒子焦急地說。
李寶兒立刻讓老婦人坐下,仔細為她診脈。她發現老婦人脈象紊亂,氣血虛弱,初步判斷是心臟有問題。經過詳細的問診后,她給老婦人開了一副補氣養血的方子,并囑咐她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先服用七天的藥,再來復診,若有不適隨時回來找我。”李寶兒溫言叮囑。
老婦人連連道謝,感激地接過藥方,帶著希望離去。數日后,老婦人的病情果然有所好轉,兒子特地帶著禮物上門致謝,稱贊李寶兒是妙手回春的神醫。
隨著醫館的口碑越來越好,來求診的人數也隨之增加。
慧養堂內的病人絡繹不絕,但在李寶兒的精心管理下,醫館內卻始終保持著井然有序的狀態。
無論是診療、抓藥,還是熬藥、復診,每一個環節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每天黃昏時分,李寶兒都會抽空和王武、趙流一起總結當天的工作,查看藥材庫存,并討論一些疑難雜癥的處理方式。王武和趙流雖然年輕,但在李寶兒的悉心教導下,醫術也在逐漸提高,能獨當一面。